怎么用诗句形容老师工作的崇高?( 二 )


根本不用说什么的 。
表达“激励工作热情”的古诗词有哪些?
1. 南园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2. 上堂开示颂唐代:黄蘖禅师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3. 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4. 柏学士茅屋唐代:杜甫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
5. 上李邕唐代: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
如何做一个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老师
努力做一个爱岗敬业的老师人的一生总是伴随着很多可能性,而专注的意义或许就在于,在面临诸多选择时,不扰于心、不乱于形,遵从内心 。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刘心稳教授用三十二年的从教生涯,向他放在心尖珍视的教学工作,献上了不可替代的专注 。
今年年底他就要退休了,校报采访人员采访了他,于是有了这个访记 。
他说:“不贪心,专心做好一件事,就是努力作一个爱岗敬业的老师 。
”倾心于民法教学的他,对法大民法研究所这个团队有着深厚的情感,与二十几位同仁一起,让“爱岗、敬业、爱学生”的思想得以传承 。
——题记走进刘心稳老师的民法课堂,就会被融洽且活泼的气氛感染,他丰富详实的讲解、鞭辟入里的分析、间或穿插的幽默、时不时引发的同学们的欢笑,总是在呼唤着同学们学习民法的兴趣、激发着同学们认识和维护私权的民法思维,锤炼着同学们的法律关系方法论 。
任教治学,讲究厚积薄发,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得刘心稳能够准确把握同学们的听课状态,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帮助同学们提升学习效率 。
从1983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这方三尺讲台见证了他走过的每一步 。
与学生互动、与民法研究所团队交流学术、进行教学科研,这些都让他乐在其中 。
他不欣羡名利场上的淘金者和逐权成功者,只求“身心自由” 。
他选择专心做一个大学教师,即使桃李不言,也终有花香满蹊径 。
想要做一个很努力的人青年时期的刘心稳曾经历过一段非常艰苦的求学历程 。
因为遭遇文革,1968年,他被迫在初中阶段终止了学业,直到1979年才考进法大 。
十多年间,他当过农民、农村基层干部、铁路工人、乡镇企业业务员、初中民办教师 。
无论生存环境如何变换,不变的是,他从未中断学习 。
文学、语言、历史、经济、地理、哲学,他求知若渴地认真阅读每一本能够拿到手的书籍 。
哪怕是在农村辛苦劳作的日子里,他也用白纸自制成巴掌大的小本子,坚持记一些学习笔记、思想心得,并学习用诗词寄寓自己的情怀 。
别人都是把词典当成工具书,需要用时才翻看,他却把偶然借到的一本简明哲学辞典手抄了十多万字,“一元论”、“二元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词条的内容成为他哲学上开蒙和思考的基础知识 。
刻苦的学习态度奠定了他日后在法大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
当代学子或许很难想象,一位1968年老初一毕业、1979年已经二十多岁,在贫穷困顿的生存环境中啃窝头就咸菜,有时候连窝头都吃不上、一日三餐靠白薯度日的青年人,自学几何、三角函数、地理、政治等,连续三年的参加高考,终圆大学梦 。
久旱逢甘霖,欣喜不必言明 。
进入法大后,刘心稳酣畅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
他从不觉得教室、食堂、宿舍之间三点一线的生活是枯燥的,各种娱乐活动对他丝毫不构成诱惑,一是囊中羞涩、二是兴趣不在 。
对他而言,专心读书治学,就是最大的乐趣 。
刘心稳为人热心真诚,大学期间八个学期,他七个多学期都坚持为七九级全年级同学义务领取和分发报纸和信件 。
七个多学期的每个上午和下午,他日复一日地每天两次奔走于教学楼一楼收发室和四楼十二个班的教室之间,将本应由各班同学分别轮流完成的工作一肩挑起,让同学们能够更及时的收到报纸和信件 。
若从当今的视角来看,刘心稳不仅热心,还是个真正的“学霸”,大学期间三十几门课,他有一大半的成绩是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