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家乡的诗歌??( 五 )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
秋娘渡与泰娘桥 。
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
何日归家洗客袍 。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
流光容易把人抛 。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
人转战跋涉的遥远与苦辛 。
这首诗一方面以“岁岁”与“朝朝”写出怨苦无时不有,又以“青冢”、“黄河”、“黑山”表现出怨若无处不在 。
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 。
第一句交代了行军的地域、季节、气候,渲染了行军的环境气氛 。
第二句借具有“离别悲伤之意”的《行路难》曲,创造了一个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悲壮境界 。
第三四句用夸张的手法显示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 。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并将难言而不尽的思乡之怨完全包容于其中 。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内容]这首词的词牌名为“渔家傲” 。
上阕写景,景中蕴情 。
前两句写道:塞下已自荒凉,秋来更见萧瑟,雁尚无留意,人留在此纯是出于不得已 。
这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和环境,又映衬出边关将士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
接着,悲壮的军乐和杂乱的边声混合在一起,在落日余辉、烟雾缭绕着的群山中间,将士们就守着那一座早闭的孤城 。
下阕主要是抒情 。
前三句从时间上已由傍晚转入深夜,从人物的描写上也深入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 。
离家万里,但由于“燕然未勒”,将士们还不能有回家的打算 。
最后,为国为家的白发将军,面对浊酒陷入沉思,心中无比苦闷 。
这首词咏叹的是戍边将士的内心郁闷之情,不过,郁闷的原因不单是不能回家,还包括未能为国立功 。
因此,情绪并不消沉,其风格是沉郁悲壮的 。
二、鉴赏思乡怀人诗词歌中的意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
1.抓意象的特点 。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
悬:端端正正地高挂 。
【析】抓住物象组合所体现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
关注诗歌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句、作者、注释、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语句,找到理解的切入点 。
“次”:驻扎,停泊 。
“客” 为诗人 。
第一句点题,联系注释,可推知洛阳是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