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经典读后感有感( 九 )


1、替罪羊
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受挫时,可能会产生偏见甚至进行攻击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抑制自己对他人的负面态度,但是一旦被激怒或受到挫折,我们就可能会直接表现自己对他们的偏见 。一些地缘冲突,也可能源于某些群体的愤怒被激发或者他们感到挫败,进而引发了群体之间的偏见甚至是攻击 。
2、群体认同:非我族者,其心必异
对某个群体的认可可能会导致我们偏好自己的群体,同时讨厌或贬低群体外的成员 。缺乏自我认同的人更有可能会通过认同某个群体来获得积极的自我评价 。
比如为什么有的青少年喜欢拉帮结派成为小群体,并对群体外的人表现出偏见甚至是欺凌行为 。他们刚好处在自我认同比较迷茫的时期,所以会在群体中寻求认同,为了表示对群体的忠诚,做出敌视群体外成员的行为来强化群体认同感 。
3、类别化: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人们倾向于对人进行归类,而一旦把人进行归类之后,我们可能会认为他们都是同样的人 。月亮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圆“ 。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屠狗辈都是仗义的,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负心人 。
4、独特性:突出的人和生动的事
独特的人或极端的事件,这些人或事件会吸引注意力并扭曲判断 。比如新闻报道了一起情况比较极端的案件,如果新闻中的施虐者是一位明星,相比一个普通人,人们更容易认为明星有奇怪的嗜好 。
在这四个根源中替罪羊与群体认同是动机根源,类别化和独特性是认知根源 。无论是哪种根源,我们最重要的是理解这些人或事件,它的归因是在哪里?了解其归因的源头,我们就不会再轻易受大众的蛊惑,拥有自我判断的能力 。
那是否有办法让我们消除偏见呢?
《什么心理》的书中举了一个案例,”罗伯斯山洞夏令营实验“ 。也许可以提供一些启发 。
实验的最终结果是,在竞争阶段,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很少和自己团体外的人成为好朋友,但在合作阶段,两组孩子互相成为好朋友的比例明显上升 。这项经典的研究显示了冲突和竞争并不能消除我们的偏见,反而通过增加相互依赖,追求共同目标,以及合作才有可能减少偏见 。
《什么心理》这本书还提到一个方法:宽恕
当我们遇到挫折或愤怒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偏见或攻击 。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我们会延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影响我们幸福生活的状态 。
那想进行宽恕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是体验伤害,理解自己受伤的事实 。这个阶段重要在认识、体会和接纳自己在受伤害后可以出现愤怒、羞愧和对事件的过度关注等消极反应 。
然后是决定宽恕,意识到自己之前应对冒犯的策略可能是没有用的,进而考虑是否把宽恕作为一种新的选择,进而做出宽恕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