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雁门太守行,( 四 )


“陷之死地而后生”,想到韩信的背水阵,就知道追兵面临的形势何等严峻!鼓声不起,主将誓死,正是这种严峻形势的反映 。
至于快战的结果如何,却让读者去想象 。
诗人运用特殊的艺术手法表现独特的艺术想象,或用象征,或用暗示,或用烘托,或以虚见实、以声显形、以部分代全体,给读者留下了过于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读者的理解因人而异 。
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这是李贺诗歌的突出特点 。
在《雁门太守行》里,这些特点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体现 。
仅以后两句为例,看看他如何注意设色和造型 。
这两句写主将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却不用概念化语言,而通过造型、设色、突出主将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活动 。
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 。
“玉龙”,唐人用以称剑 。
黄金、 白玉, 其质地和色泽, 都为世人所重 。
“龙”,是古代传说中的高贵动物,“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 。
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 。
其不借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都给读者以强烈而美好的感受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赏析
诗句出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唐 李贺《雁门太守行》意思翻译:战事紧急,象乌云层层笼罩,要把城头压垮似的,战士们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
意蕴解释:诗句极显战士们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阵势,借日光显示守军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
,现在人们常借黑云压城城欲摧来比喻事态严重,借甲光向日金鳞开来比喻严重的事态之中又蕴含一些生机,运用要多加体会 。
关于“悲秋”的诗词及鉴赏(不要太多)急需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
就是这些了 。
Thank you!
李贺—《燕门太守行》
李贺---雁门太守行赏析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
郡望陇西,家居福昌之昌谷,因称李昌谷 。
其父名晋肃,“晋”、“进”同音,故因避父讳不得考进士,仅任奉郎小官,愤懑不得志 。
其诗多感进伤逝之作,或寄情天国,或幻念鬼境,世称“鬼才” 。
尤擅乐府歌行,词采瑰丽,意境奇特,富浪漫色彩 。
绝句多抒写不平之感,笔意超纵 。
有《李长吉歌诗》,《全唐诗》存诗五卷 。
【主要诗作】雁门太守行①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
半卷红旗临易水②,霜重鼓寒声不起 。
辗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③为君死 。
【注释】 ①雁门大守行: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 。
古雁门郡,占有今山西西北部 之地 。
②易水:在今河北易县 。
③玉龙:指剑 。
【评析】 李贺的不少诗向称难解,这一首解者纷纭,却莫衷一是 。
对于诗意的理解也异常分歧 。
这首短诗,后面写兵临易水、提剑誓死?其主题确与战斗有关 。
但前四句 着重写景,除“甲花”、“角声”表明此处有兵士而外,围城、突围等等全无 明确描写 。
因此,解说之分歧,多出于对“言外之意”的不同体会 。
“言”外 之“意”虽在“言”外,仍然来自“言” 。
一首诗积字成句,积句成篇,成为 有内在联系的整体 。
这篇诗前四句颇难碓解,后四句却比较显豁 。
说清后四句, 再反观前四句,通篇的意义便不难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