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战争的古诗词|越多越好( 十 )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
一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仿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
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 。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
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 。
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 。
词大概产生于盛唐 。
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 。
象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
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 。
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
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b.押平声韵;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
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 。
长律一般是五言的①,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 。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 。
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 。
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
古绝可以用仄韵 。
即使是押平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 。
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
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 。
这可以归入近体诗② 。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 。
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 。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 。
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处,还有所谓杂言 。
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 。
杂言诗一般不另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 。
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 。
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的 。
①也有七言长律,如杜甫《清明》二首等 。
②郭编杜甫诗集把多数绝句都归入近体诗 。

【有关战争的古诗词|越多越好】

元稹所编的《白氐长庆集》索性就把这种绝句归入律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