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有哪些?( 四 )


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 。
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
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 。
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 。
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 。
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 。
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 。
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 。
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场千年的收伏战 。
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 。
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
三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 。
四川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
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 。
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 。
他领受了一个连孩单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 。
前不久我曾接到一位极有作为的市长的名片,上面的头衔只印了“土木工程师”,我立即追想到了李冰 。
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 。
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 。
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
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 。
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
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 。
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
寄扬州韩绰判官的诗意 1、诗意《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诗人杜牧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 。
此诗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 。
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
2、全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3、译文青山隐约绿水悠悠长流,江南深秋草木还未凋零 。
明亮月光映照二十四桥,你是否还在听美人吹箫?4、创作背景此诗是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公元835年(唐文宗大和九年)秋或836年(开成元年)秋 。
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数万,辉罗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太平广记》卷273引《唐阙文》) 。
“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 。
5、作者简介杜牧(803-853),唐代诗人 。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
公元828年(太和二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
以济世之才自负 。
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 。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 。
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 。

【描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有哪些?】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