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名里带济字的诗词有哪些( 六 )


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
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 。
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
有关与"露"字的诗词! 1.《暮江吟》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一道残阳①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②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⑤【注释】:①残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
②瑟瑟:碧绿色 。
③怜:爱 。
④真珠:即珍珠 。
⑤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
2. 《蝉》年代:【唐】 作者:【虞世南】 体裁:【五古】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注释】:(1)绥: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3.《诗经 · 蒹葭》年代:【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1]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2]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 。
【注释】:[1]:音西,干[2]:音四,水边[3]:音止,水中的小沙滩4.《诗经 · 蓼萧》年代:【先秦】 彼蓼萧兮,零露湑兮 。
既见君子,我心写兮 。
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
蓼彼萧兮,零露瀼瀼 。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
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
蓼彼萧兮,零露泥泥 。
既见君子,孔燕岂弟 。
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
蓼彼萧兮,零露浓浓 。
既见君子,鞗革冲冲 。
和鸾雝雝,万福攸同 。
【注释】蓼(音路):长大貌 。
零:落 。
湑(音许):盛貌 。
一说晶莹貌;一说露貌 。
君子:一说指诸侯 。
写:宣泄 。
誉处:安处 。
瀼瀼(音攘):露盛貌 。
龙:宠,光宠 。
泥泥:濡湿貌 。
岂弟(音凯替):同恺悌,和易近人 。
岂(音凯):乐 。
鞗(音条)革:皮革制马缰绳 。
冲冲:垂饰貌 。
和鸾:古代车马上的铃铛 。
在轼曰和,车辘曰鸾 。
攸:所 。
5.《忆江南》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体裁:【词】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 。
独坐亦含嚬 。
【注释】①多谢:殷勤致意的意思 。
洛城人:即洛阳人 。
②袂(mèi):衣袖 。
③浥(yì):沾湿 。
有关写屈原的诗词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
《吊屈原赋》--贾谊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
呜呼哀哉!逢时不祥 。
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
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 。
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
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
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