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教学反思怎么写?

《丁香结》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自由朗读课文,面向全体,还学生读书的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读书过程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第二步学习生字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能正确书写字词;第三步是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有了这三步,基本就扫清了文字障碍,为学生学习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
2、在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分段并概括段意,促使学生理清了课文的层次 。通过这几个环节,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 。
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好 。老师在教学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
2、面对学生出色的表现,我不能及时地找出更为合适的评价用语 。

《丁香结》教学反思怎么写?


《丁香结》是六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记叙文,作者宗璞 。课文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 。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 。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自己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重视导入部分的设计 。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倒入至关重要,而且在设计导入环节的时候我始终遵循了“切口愈小,效果愈好 。”的原则 。我在设计本课的导入环节的时候,从植物的象征意义入手,来设计 。导入语这样来说:许多花草树木在文学作品中都被赋予了某种品格,比如“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菊花被周敦颐比作花中的隐士;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松柏象征着坚贞不屈 。那么丁香结又象征着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吧 。这段话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而且提出的问题又是学生们认真读课文就能够感悟的到的,所以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这样,学生们会极力高度集中的,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 。
二、以读带讲,边读边悟 。
语文,本身姓“语” 。因此读是必不可少的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所以学生们读课文的环节是必备的,也是必须的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语感,感悟学习的方法,有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我在要求学生读课文的时候,从来都是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疒不是漫无目的的,放羊式的让学生去为读课文而读课文 。比如: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这是第一步 。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后三个自然的写的是什么?这样就暗示孩子们给课文分段 。课文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突出的是作者(赏)花 。后三个自然的突出的是作者(悟)花 。这样的设计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品读课文的后三个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是在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边读边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