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首古诗词( 三 )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 。
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
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
5、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 。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
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题解 这是杜甫自伤贫困的“歌”,作于上元二年(761)秋八月 。
安史之乱中,杜甫历经坎坷,被俘复逃离,为官又弃官,“三年饥走荒山道”,辗转来到成都 。
上元二年春天,知命之年的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草堂,总算有了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并靠故交严武的接济,过上了稍稍安定的生活 。
不料到了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弄得屋漏床湿 。
仕途多蹇、衰老贫困的诗人感慨万千,写就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杜甫的这首诗正是这样 。
面对苦难的处境,杜甫不止于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免受其苦 。
并且表达出宁苦己以利人的高尚情怀 。
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境界,激励和感染了无数的读者 。
宋代诗人郑思肖《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图》就写道:“雨卷风掀地欲沉,浣花溪路似难寻 。
数间茅屋苦饶舌,说杀少陵忧国心 。
” 句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八月的秋空,辽远高阔,谁料想忽然刮起一阵狂风,怒吼着,霎时间把我茅屋上的三层茅草都给掀掉了 。
茅草飞越了江水,散落在江对岸,有的高挂在林梢,有的沉落在塘坳 。
起句交代时间,然后用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句句押韵,给开篇就带来一股气势 。
“风怒号”三字,写出秋风来势猛,声音大,速度快,力量强 。
“卷”有连底刮跑的意思,不仅富有动感,而且满含浓烈的感情色彩 。
诗人好不容易盖起茅屋,刚刚定居,秋风却好像故意和他作对,使他不得安居,这怎能不令诗人万分焦急?“挂罥”,悬挂,缠绕 。
“坳”,低洼之处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南村的一群顽童欺我年老无力,竟忍心当面作起了盗贼,公然抱起茅草,躲入竹林里 。
我唇焦口燥,不能再继续呼喊了,回家来扶着拐杖,空自叹息 。
这里又从天地写到人 。
前三句写群童大摇大摆地当面“行抢”,后二句写自己的无可奈何 。
前后一对照,群童顽皮无赖、诗人体衰无力的神态跃然纸上 。
“忍能”句表现的是诗人焦躁愤慨的心情,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 。
用诗人《又呈吴郎》诗中的话说,即“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 。
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过了一会儿,狂风停息,黑云如墨,秋空阴沉迷蒙,一下子就昏暗了 。
盖了多年的布被冷硬如铁,娇儿的睡相不好,被里被他双脚乱蹬,都蹬破裂了 。
正当诗人无奈和叹息时,天色又变了,这是风雨的前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