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东方提出的“新田园主义”是什么?( 四 )


颈联写进屋后主客畅谈的情景 。
如果说 , 颔联是描绘整个村庄大环境的话 , 颈联即是勾画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 , 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 , 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 。
诗人面对窗外典型的农家风光 , 屋内丰盛的农家饭菜 , 内心怡然欢快;加上主客知交 , 情味相投 , 频频举杯对饮 , 声声畅谈桑麻 , 心境是何等畅快温暖 。
尾联则述他日之约 , 情韵深长 。
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籁之中 。
其次 , 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 , 而是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 形成了充满生命意识的画面 。
且看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 迟日江山丽 , 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 , 沙暖睡鸳鸯 。
诗句一开始 , 就从大处着笔 , 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阳光照耀下 , 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 。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最具特征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
春暖花开 , 泥融土湿 , 秋去春归的燕子 , 正繁忙地飞来飞去 , 衔泥筑巢 。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
春日融融 , 日丽沙暖 , 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 , 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
从景物的描写来看 , 这一句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 , 动静相间 , 相映成趣 。
三、四两句又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 , 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 , 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 , 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 从而反映了诗人经过长期的颠簸流离后 , 暂时得到安宁生活的畅淡心情 , 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的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愉情怀的表露 。
...
辛弃疾的田园诗词 辛弃疾的田园诗词有: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 , 路转溪桥忽见 。
二、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三三两两谁家女 , 听取鸣禽枝上语 。
提壶沽酒已多时 , 婆饼焦时须早去 。
醉中忘却来时路 , 借问行人家住处 。
只寻古庙那边行 , 更过溪南乌桕树 。
三、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 ,  溪上青青草 。
醉里吴音相媚好 ,  白发谁家翁媪 。
大儿锄豆溪东 ,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  溪头卧剥莲蓬 。
四、鹧鸪天·春入平原荠菜花春入平原荠菜花 , 新耕雨后落群鸦 。
多情白发春无奈 , 晚日青帘酒易赊 。
闲意态 , 细生涯 , 牛栏西畔有桑麻 。
青裙缟袂谁家女 , 去趁蚕生看外家 。
五、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陌上柔桑破嫩芽 , 东邻蚕种已生些 。
平岗细草鸣黄犊 , 斜日寒林点暮鸭 。
山远近 , 路横斜 , 青旗沽酒有人家 。
城中桃李愁风雨 , 春在溪头荠菜花 。
辛弃疾(1140-1207) , 南宋词人 。
原字坦夫 , 改字幼安 , 别号稼轩 , 汉族 ,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
出生时 , 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
21岁参加抗金义军 , 不久归南宋 。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
一生力主抗金 。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 , 条陈战守之策 。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 , 后被弹劾落职 , 退隐江西带湖 。
山水田园诗 , 古代汉族诗歌之一 。
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 , 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