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 二 )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录 。孔子的儒家思想 , 备受历朝历代君主的推崇 , 也一直影响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 就是在物欲横流、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 , 仍然闪烁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 。于丹老师笔下的孔子朴素平和、谦虚贤达 , 博学睿智 , 平易近人 , 时时为我们传递着一种博大、仁爱和快乐 。于丹老师用其独到的眼光和快乐的感悟解读《论语》中深刻而又广博的人生哲理 , 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个方面分别阐述自己的心得 , 如“《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 , 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 , 是一种朴素的 , 温暖的生活态度”、“《论语》的真谛 , 就是告诉大家 , 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最欣赏的 , 也就是于丹老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 , 快乐的感悟 。
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温暖的、快乐的生活?秘诀就是去找到内心的安宁 。于丹老师讲了个小故事:同为花岗岩 , 台阶不服气地向佛像抗议 , “你看我们本是兄弟 , 来自同一个山体 , 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 , 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 。”通过这个故事 , 我把内心的安宁理解为:平和 。以乐观向上、闲适超逸的性情融入环境;主动积极、坦荡旷达的胸襟投入工作;快乐愉悦、真实自然的心情拥抱生活 , 我们的心灵深处就会充满阳光、自信 , 生命就会快乐豁达许多 , 就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那样 , 去寻求内心的安宁 。当然 , 要达到孔圣人的境界和于丹老师所说的那种和缓、从容谈何容易 , 必须经历千锤百炼方能修成正果 , 但不断地“修身养性” , 逐步提升自己 , 努力追求内心的淡定和坦然是必要的 , 至少他可以让我们少一点烦恼 , 多一些快乐 , 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欲世界中让心灵找到归宿地与栖息地 。
于丹老师告诉我们:“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 , 与贫富无关 , 与内心相连 。”面对“这样浮躁、竞争又这么激烈”的当今时代 ,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 , 看心灵太少” , 我们应该向内寻求心灵的力量 , 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生的缺憾与苦难 , “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 , 甚至不合理 , 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 , 但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心情和态度”、“既然生死、富贵这些事情都是天命所归 , 个人无法决定也无法左右 , 那就要学会承认并且顺应” 。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顺意 , 一帆风顺 , 总会遇上种种沟沟坎坎 , 有如行驶在海上的船 , 一定会遇到风雨 , 甚至巨浪 , 所以首先要正确面对 , 学会接受它、善待它 , 但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 , 应该是以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去弥补、去看待 。没完没了地纠缠其中 , 一遍遍地呼天号地 , 一股脑地去怨天尤人 , 只能痛上加痛 , 不能自拔 , 既有害身心 , 又于事无补 。该放下时且放下 , 就像老和尚与小和尚的故事 , 换一种宽容的心态去面对 , 就会有不同的心境 , 予人宽容 , 就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