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九十二首回乡偶书的下一首( 四 )


②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 。
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
二、《桃花源记》 陶渊明 1、 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 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
2、 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
3、 第三段文字哪两方面内容? 答:(1)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好客风尚 。
(2)写村人自叙秦时避乱来此经过 。
4、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答: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
5、 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 。
6、 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答: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廹,自由快乐 。
7、 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
8、 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答:使人觉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
9、 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答:外界变化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与世隔绝时间长;听见渔人所说的话 。
10、 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
11、 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的美好境界?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
12、 作者虚构的这个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
13、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 。
答:(1)环境奇美 。
(2)与世隔绝多年 。
(3)待渔人如此热情...
历届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题http://www.lnyuwen.com.cn/mjmx033.html04-08五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汇总http://www.lnyuwen.com.cn/mjmx006.htm1991--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汇总答案 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汇总 1、甘肃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任选两小题)(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诸葛亮《诫子书》)(2)悟以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多情自古伤离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柳永《雨霖铃》 2、上海卷: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
(任选4句)(4分)(1)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2)____________________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杜牧《阿房宫赋》)(3)__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
(龚自珍《己亥杂诗》)(4)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
5)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 。
(《论语》) 3、北京卷: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
(4分) 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 。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
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
4、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任选两小题,4分) 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厥有《国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