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求婚的诗句( 二 )


有梅,其实三兮 。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
有梅,顷筐之 。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
”此诗反映了女子感叹韶光易逝、盼望有人早日托媒求婚之情 。
“梅”谐“媒”,同时又以梅子不断减少喻青春将逝,实为谐音而兼比喻 。
在古汉语中,谐音双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一)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 。
这种谐音双关的词,音形皆同,只是表达的意思不同而已 。
例如,晋代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之《春歌》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
”这里的“苦心”音形相同,而要表达的意思不同,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心在天天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增长 。
将女孩子幽怨、思念、痛苦的心情表露无遗 。
(二)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 。
这种谐音双关的表层词与要表示的深层词只是音同而字形不同,这种情形在古汉语中出现得最多 。
如:1、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古时西南地区民歌最为发达,男女的结合,往往通过歌唱来实现 。
在恋爱时,更是用唱歌来表情达意 。
作者在诗中利用“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始欲识郞时,两心望如一 。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
”这里的丝、悟都是谐音双关,“丝”谐“思”,犹言织妇对自己心仪的情人的思念;“悟”谐“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本应美好和悦的爱情 。
3、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二)》:“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悠然”是“油燃”的谐音,寓意纵然明灯高照,但没有情人相伴,也是徒劳枉然;“期”是“棋”的谐音,寓意“欢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如一盘下不完的棋 。
其凄美、哀怨之情跃然纸上,入木三分 。
(三)隐语谐音双关 。
这种谐音的深层含义是指一种不能明言的事件或人物命运等 。
如:1、《红楼梦》第五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
”诗中的“林”中挂的“玉带”,“雪”里埋的金簪,加上前面两句诗,暗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 。
2、晋代乐府民歌《子夜歌(其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
”这里的“匹”,以织丝不成匹段隐喻情人不成匹配,佳偶不能天成,永远成为人生的憾事 。
如泣如诉,动人心魄,令人油然生出怜惜、感慨之情 。
古诗词网――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
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 。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
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 。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
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 。
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 。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
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
参考资料:1、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第74页2、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
孔雀东南飞古诗文第一二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描写求婚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