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诗?( 三 )


一座座山绕一道道水,一道道水环一座座山,重重叠叠,回环曲折,正当怀疑是否会无路可行之时, 倏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即将临近, 布衣衫,普通帽,简朴的古风依存 。
从今后,若有机会的话, 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 。
(再访此村)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陆游像 陆游 (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 。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
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
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5 古诗二首》收录了前四句: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教参: 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
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
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的景象,而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
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
主要写了诗人做客山村,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游山西村教案: 一、导入 。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湖的三山乡 。
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
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
二、读读讲讲问问 。
问:这首诗跟《钱塘湖春行》—样,也是记游的 。
诵读全诗两遍后,说说它在记游上跟《钱塘湖春行》有何异同 。
(异:诗人在村民家做客;游踪用了概括的写法 。
同:也写了游中可见;也用抒情作结 。
) 问: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表现什么?(农家的热情和朴实)客人是谁?(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 。

【王安石的诗?】

) 讲:起势突兀,乍看似与游览无关,须读到最后才能懂得诗人的用意所在 。
上句是抑,言酒不甚美;下句突然扬起,说菜之丰盛 。
问:第三、四句跟前两句接得上吗?先说这两句的内容 。
(写行路人的感觉,迷茫中突然发现了美好的去处 。
)这“又一村”指什么说的?(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 。
)由此可见,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跟前两句接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倒叙 。
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不美?(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之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 。
) 讲:诗人这样来写山西村,又是为下文“古风”一语张本的,因为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所以才能保存古风 。
问:第五、六句写游山西村所见 。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复述 。
(略)这是写村中的习俗 。
问:第七、八句是抒情语,请先说大意 。
(今后如果有可能趁着月夜出来闲游,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的 。
)按:诗人当时虽在家赋闲,但他有志报效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仍会外出的,所以说“若许”,意思是“如果有机会” 。
再问:这歼结尾方式跟《过故人庄》的结尾相似吗?(相似之处是,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韵意境 。
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这一首说得不甚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 。
) (《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 补充问:这个结尾跟开头是怎样呼应的?(这次游山西村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又看到了上古的遗风,深受感动,故有重游之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