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咏颂莲花|芙蓉的诗词或辞赋?( 四 )


文赋句式取其自然、好用议论、注重借鉴秦汉文章 , 和古文运动密切相关 , 深受“破体为文”创作风气的影响 。
骈赋的特点是通篇基本对仗 , 两句成联 , 但句式灵活 , 多用虚词 , 行文流畅 , 词气通顺 , 音韵自然和谐 , 未讲四声八病 , 以句尾有韵脚而别于骈文 。
律赋在骈赋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仗与声律的工整严密 , 并对全篇字句数和韵式作了严格的限制 。
赋在发展中分四个阶段:汉赋、俳赋、律赋、文赋一、汉到西晋为汉赋 , 其最大特点是“铺采摛文 , 体物写志 。
”极尽夸张之能事 , 什么龙肝凤胆 , 天宫地阙胡侃一通 。
而这种夸张显然源于楚词 。
汉赋另一个特点 , 也是最重要的特点:讽谏 , 在极尽夸张中达到对皇帝和王侯们委婉规劝的作用 。
这一特点又显然来自《诗经》 。
这一点显然是应当继承和发扬的 。
刘勰将赋与赞、颂是分开的 , 赋讲讽谏 , 赞颂只是歌功颂德 , 按刘勰的观点 , 我们今天的许多赋都应归为赞文、颂文 , 而不应是赋 。
汉和两晋时的赋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以四言六言为主 , 杂有三、五、七言 , 甚至长句子 , 还有着散文的痕迹 。
二、到了六朝时 , 赋发展为俳赋 , 这时的赋几乎完全是四六句了 , 而且讲究对仗 。
人们称这时的赋为骈体文 。
六朝赋到了晚期 , 有明显的诗歌化倾向 , 这就为唐朝的律赋开了先声 。
三、唐朝时 , 由于国力强盛 , 统治者大倡文学 , 赋被纳入科举应试的体材 , 于是诗赋大行其道 。
唐时出现了许多为后世称道的美文 。
但是后来 , 赋更加讲究平仄对仗 , 还规定了韵脚 , 律赋出现了 , 律赋对行文限制过于严格 , 近乎文字游戏 , 不久就走向了死胡同 , 律赋所要求的八韵脚当然也没成为规矩 。
四、文赋 。
中唐以后 , 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发起了古文运动 , 赋开始趋于散文化 , 人们称之为文赋 。
文赋的用韵不大讲究 , 句式不求整齐 , 除四六句外 , 散句经常出现 。
文赋的开山之作应推杜牧的阿房宫赋 , 代表作应是苏轼的前赤壁赋 。

【有哪些咏颂莲花|芙蓉的诗词或辞赋?】

文赋从形式上似乎与汉赋相近 , 但文赋绝没有汉赋那样的过份夸张和卖弄 , 绝无生冷险峻之词 , 而是风格清新自然 , 有娓娓道来之感 , 读之倍感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