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的诗句( 六 )


安徽巢湖玉栏桥 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虹光千尺,横映水晶帘 。
北京颐和园玉带桥 百米石桥十五孔,大孔扛小孔,孔孔放胆穿南北;两乡村落万千人,今人胜古人,人人阔步自东西 。
湖北毛坳大桥 断桥桥不断,残雪雪不残 。
杭州断桥 脚踩断桥桥不断,手指飞山山不飞 。
湖南会同飞山断桥 至西至东,任凭过去;或远或近,由此登高 。
云南弥渡登鳌桥 有景有情,君休忙,坐坐方走;好山好水,我只想,看看再来 。
云南秀山登瀛桥 大桥刚合,从此通行,必吟诗作对,有所感有所为,状元公有何想法小生新中,尔后为官,当效国为民,不图名不图利,众父老不须担心 。
湖南祁东状元桥 晓月照卢沟,大河曾流泪和血;狼烟腾燕蓟,长桥犹记恨与仇 。
北京卢沟桥 唯爱国忧民,非屈子亦能千古;只吟风弄月,来斯桥应愧三分 。
安徽抱书桥 石劝古桥,石上蹄印凿悠悠岁月;水流有声,水中月影驮历历春秋 。
云南石劝桥 风月常新,时复登桥聊纵目;烟波无际,须知有岸可回头 。
广州清平桥 太息今将古,平安去复来 。
安徽太平桥 和睦亲明通大道,声容壮丽过长桥 。
福建和声大桥 花摇浓淡影,桥过古今人 。
广西花桥 千载清流千载流,万年国运万年桥 。
山东万年桥 听百千万里江声,一管玉箫怀杜牧;忆二十四...
关于思念故乡的古诗 1、【静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
2、【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
译文: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
3、【乡思】宋代: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
译文: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
4、【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代: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
译文:古台破败草木已经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乡思 。
荒野的寺院来往行人少,隔水眺望云峰更显幽深 。
夕阳依恋旧城迟迟下落,空林中回荡着阵阵磬声 。
感伤南朝往事不胜惆怅,只有长江奔流从古到今 。
5、【人日思归】隋代: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译文: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 。
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
扩展资料: 【静夜思】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
有没有关于玉群的诗句 怎样学写诗词1、首先,你需要有丰富、细腻,且真诚的感情 。
“修辞立其诚”,没有真诚的文学永远不会成为好的文学 。
具体到诗人词人,那就是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