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昏君的诗句( 二 )


宋朝和明朝差不多,矛盾都比较尖锐,明朝就不用说了,后期的皇帝很多都不上朝,称得上明君的(我指治国)也就有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和明孝宗,共5位 。
宋朝的皇帝北宋前期的几位还可以,南宋就苟且偷生了,没有明君 。
清朝的明君还是比较多的,咸丰和宣统不能说是明君,而其余几位都不错,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比较简朴,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没什么作为是因为有自己的局限性 。
所以,我认为明君最多的是清朝 。
都是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长恨歌中唐玄宗的形象是昏君还痴心男答:长恨歌中的唐玄宗是昏君形象 。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象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
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 。
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 。
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
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 。
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
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
当然从爱情主题来看唐玄宗也是一个典型的痴心男,二者并不矛盾 。
有没有关于"红颜祸水"的诗啊,词啊什么的呢? 红颜与祸水 “红颜”是两个宛约柔软的字眼,伊人出落得端庄可爱,容颜娇好如那二月里的枝头豆蔻,仲夏夜的盈盈满月,临水踏波的仙子,“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解舞腰肢娇又软”等都是形容红颜超群的外貌 。
杜甫的诗《暮秋忆枉裴道州手札》:“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曹植的《静思赋》:“天何美女之烂妖,红颜晔而流光 。
”其中的“红颜”二字都是指美丽女子的容颜,后来逐渐演变成美丽女子之代称 。

【形容昏君的诗句】

秀色可佐餐,“英雄难过美人关”,爱美本是人之天性 。
且不论帝王的三宫六院,佳丽三千,就说封建时期的士子阶层,寻美猎艳也蔚为时尚 。
可是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里,有一个成语早已根深蒂固 。
它让所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容貌在历史兴衰,王朝更迭面前承担了过重的罪名,抹杀了那些红颜所有的艳丽色彩,而唯只剩下祸害的名声,警示着历代帝王将相及其他的男人们 。
这个成语,就是------“红颜祸水” 。
《辞海》里给“祸水”下的定义是“祸人败事的女子” 。
“红颜祸水”,自古就有的一种说法,大致是指美女贻误国家的意思 。
应当说,类似的言词,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绝不鲜见,各种各样的文字多有述说,可以说屡见不鲜,源远流长 。
别以为“红颜祸水”专指皇家贵妇,倾周的褒姒,亡商的妲己,沼吴的西施,乱唐的杨贵妃…… 就连陈圆圆、赛金花等一些普通女子恐怕都难逃其咎 。
中国的“祸水”阵容真可谓浩浩荡荡,不绝于历史长途 。
有趣的是,自古贤良皆沉寂,唯有“祸水”留其名 。
为什么呢?皆因“祸水”都是美女,倾国、倾城,或者倾家,因美获罪,因美与“罪”而千古扬名 。
江山,帝王将相,红颜,祸水,爱情------这几个主题交织出多少说不完,道不尽的历史沧桑事 。
《春秋》、《左传》、《水浒传》等书中都可以看得到红颜是祸水之类的故事: 商纣王所以暴虐,是因为身旁有个妲己,商朝是因为商纣娇宠的妲已祸乱而导致亡国殒命;周幽王之所以丢了江山,是因为宠爱褒姒,怪褒姒的一笑,如果不是周幽王为博她一笑而烽火三戏诸侯,也不至于亡国;夫差所以败于勾践,是因受了西施腐蚀,吴国的战败是因为西施“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才使夫差的英名霸业付诸流水;楚霸王项羽乌江边的别姬自刎;隋炀帝之所以掉了头颅,皆是因为喜好女色;还有李煜与小周后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花往事;李隆基后期所以昏庸,是因为“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人”,唐朝的败落全是因为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还有明朝的灭亡也是因为陈圆圆害得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痛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如此等等,历史上,一些昏君把天下的美女红颜选进后宫禁起来,玩弄戏亵,夜夜笙歌,沉迷于三宫六院及酒色之中,不理朝政与国事,因此引起哀鸿遍野,民声怨愤,揭竿而起,致使其丢了江山,面子上过不去,于是只好把失败的责任推卸给红颜,把亡国的原因全归罪于女人的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