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一座城 第二季》观后感精选( 四 )


两次采访 , 他都预留了半个小时给我们布置机器灯光 。然后他踩着时间准时到达 , 然后又准时离开 。采访的全部过程 , 都有着自己的节奏 。九月是伊斯坦布尔最热的时候 , 因为要收音不能开空调 , 几盏采访的大灯则让房间的温度翻倍 。在书房采访的时候 , 汗水几次弄湿了他的T恤 。以至不得不几次暂停采访 , 让他擦拭额头大粒的汗珠 。他依然保持耐心 , 直到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 。然后留下了阿姨 , 陪我们在办公室尽情拍摄 。墙上有他和女儿的照片 。还有他在便条上写下的 , I am writing for that person who thinks that I am only writing for this person.
从帕慕克的办公室 , 可以俯瞰繁忙的海峡 。远处蓝色清真寺线条分明 , 海上船只穿梭 , 就像这座城市 , 变和不变 , 都在目之所及之处 。同事在阳台上贪婪的拍摄逐格镜头 , 看他看过的景色 。我则坐在他书桌前的沙发上 , 静静的翻着他的书 , 想像这个人坐在这个位置 , 是怎样写出如此美妙的文字 。
那是一种 , 仿佛被开了光的感觉 。
-- 李晗
转载自节目公众号"ZTV一本书一座城”
《一本书一座城 第二季》观后感(四):用书籍解锁城市
我曾幻想着在福尔摩斯的烟斗牵引下穿越伦敦的下水道 , 遥望着卡夫卡的布拉格的上空乌鸦的尾巴略过的城堡 , 看着彼得大帝与列宁的雕像在圣彼得堡的广场上静静对峙 , 站在东西方交汇的拜占庭帝国的废墟上寻找失落的世界中心 。
我也曾幻想着听西安的摇滚乐手用中气十足的秦腔为一座废都喊丧;听乌鲁木齐的阿妈站在亚心塔上咏唱着边缘与中心;立于河套平原的沙丘之上看知青在极端的饥饿与困顿之下谱出的一首食色性也;看福州的觉醒者们站在历史潮头穿透迷雾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
打开一座城市的方法有多种 , 有人用舌尖和味蕾 , 有人用建筑和色彩 , 有人用方音与喉咙 , 而《一本书》选择了最虚无缥缈的方式 , 用书籍 , 用文学 , 用小说、用诗歌 , 构筑起来一暮暮文学的剪影 。在这里 , 书籍成了破解城市密码的一把钥匙 , 它既能变熟悉为陌生 , 让我们重新思考脚下的土地 , 又能化陌生为熟悉 , 相隔万里也能感受到属于文学的相同频次的共振 。
《一本书一座城》告诉我 , 对于我曾走遍无数次的城市 , 我对他一无所知 。
毫无疑问 , 《一本书》掐住了一方城市文学的命脉之重 , 像贾平凹之于西安 , 张贤亮之于银川 , 帕慕克之于伊斯坦布尔 , 布罗茨基之于圣彼得堡 , 如庖丁解牛 , 找到了最合适的切口 , 城市与文学的缝合了无痕迹 , 你分不清楚也不必分清楚哪里是人 , 哪里是城 , 你听到”咔嚓”一声 , 城市的“锁”就被文学这把“钥匙”打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