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一座城 第二季》观后感精选( 五 )


以书会城 , 生在此山中 , 我们或许永远无法识破一座城市的万千气象 , 文学却可以轻易地一语道破天机 。
《一本书一座城》是私人的 , 私人是一种态度 , 是一种固执 , 也是一种撒娇 。《一本书一座城》展现出了一种柔软的姿态与立场 , 却又携带着某些似乎强硬的价值观随着不断溢出画面 , 它的女性视点 , 照射出的不是一个清晰的 , 高保真、1920×1080分辨率的世界 , 而是加了滤镜的 , 模糊的 , 蒙上了一层水汽的城市 , 在纪录片追求绝对客观、准确、自然主义式地零度记录的今天 , 保留了某种真诚可贵的失焦 。《一本书》中 , 你看不到那种强大的距离感和震慑力 , 而是从容的、跳脱的、含蓄而有力量的叙述 。这种拿捏得当的分寸感 , 让它游刃有余地在历史大叙事与个体经验中来回抽离 , 即便是在处理主旋律题材 , 都可以体现出那种难能可贵的细腻质感 , 在《乌鲁木齐的夜与昼》中 , 无论是援藏的歌唱家、地下党的后裔、还是建设兵团“献了青春献子孙”的豪情 , 悲壮的画面感与热烈的主题成了某种悖谬 , 在宏大叙事的外壳之下隐约包裹着主创对那个特殊年代政治殉难者的一颗悲悯之心 。“带上镣铐跳舞”却依旧能打动人心 。
虽然“海上丝绸之路”的选题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 但《一本书》没有囿于宏大叙事般的说教 , 更加强调主观性与私人体验 , 是一部生活化、有温度的“非主流”纪录片。
在第一集里 , 贾平凹说 , “第一次来到西安时觉得很胆怯 , 很恐惧 , 抬起头看钟楼 , 看的帽子都掉了” 。
《一本书》中有很多这种零碎的小细节与充满意趣的采访 , 既有参与了历史建构的大人物 , 如贾平凹、帕慕克这样的大家学者 , 也不乏平凡如斯的市井小民 。即便是很小的人物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 所谓“平凡人生的英雄梦想” , 在《布拉格篇》里 , 它选取了与书的气质天然契合的采访对象——冷战时的双面间谍 , 喜欢恶作剧的后现代艺术家 , 并且通过出色的拍摄、剪辑与配乐构成了浑然一体的效果 , 选取这些为主流社会所排斥的边缘人士 , 塑造出这个在大国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小国子民的形象 , 他们只能是大国间交涉的棋子 , 像活在地洞里惶惶不可终日的啮齿动物 , 是只能在外围环绕永远也无法抵达城堡的测量员K 。配上卡夫卡乐队迷幻摇滚所渲染的如梦似幻的感觉 , 对视听语言要素的合理巧妙运用 , 让叙事变得多姿多彩 。在“风景纪录片一样的精致的画面”、“抒情诗一样优美的语言”和“故事片一样引人入胜的剧情”中取得了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