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海的诗歌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观海
年代: 唐 作者: 独孤及
北登渤澥岛,回首秦东门 。谁尸造物功,凿此天池源 。
澒洞吞百谷,周流无四垠 。廓然混茫际,望见天地根 。
白日自中吐,扶桑如可扪 。超遥蓬莱峰,想像金台存 。
秦帝昔经此,登临冀飞翻 。扬旌百神会,望日群山奔 。
徐福竟何成,羡门徒空言 。唯见石桥足,千年潮水痕 。
《观沧海》这首诗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六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一、内容与角度有如下不同:实写: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虚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其作用时:实写的作用是诗人勾勒出了大海包容万千的壮丽景色.虚写的作用是: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和诗人宏伟的抱负.“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 。
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 。
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 。
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
“洪”,大的意思 。
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 。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
二、延伸:“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 。
此诗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回师经过碣石山所写 。
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 。
全诗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
作品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
附原文如下: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三、作者简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
关于观海的诗歌

有关"登山"或是"观海"的两句诗句多着咧``登山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登高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描写大海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望月怀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 《将进酒》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