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何写?( 七 )


1、基本训练 。可采用口答、视算、抢答、比赛等方式 。
2、范例精解 。精选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强的内容作为例题供同学们研究、分析、对比总结 。
3、综合训练 。围绕练习目标、重点、难点组织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组织练习 。
4、拓展延伸 。练习课一定要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拓展,把培优落实在课内 。
通过练习课的研究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练习课的地位作用,明确了在练习课的教学中也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练习,做到精选、多变、巧练,通过点——线——面层次的练习使知识形成网络 。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不仅要使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在最后的期末复习中,我们组又对复习课作了重点研究 。纵观小学数学教学,复习课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教学上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单纯地疏通知识点 。2、上成了练习课 。3、给学生空间不多 。4、忽视发散思维,知识迁移不够 。
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我们集体研讨交流 。分析课标教材复习课的编写特点,明确了复习课的设计应注重引导学生自行回顾、归纳、整理,使原本杂乱的知识点变得有条理,形成知识网络和完整的认识结构,而且复习课应重视数学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提升 。探讨了复习课的基本流程:创设情境,再现知识——梳理归纳,主体内化——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
然后,我们组集体设计了一节复习研讨课 。并采用同课同构的教学形式,由多名教师执教这一课题,互相学习,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与共同提高的目的 。并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起到一个引导、示范的作用,使我们组老师在今后的复习课教学中,本着“复习课的方向和模式”进行,抛弃“满堂灌”,取而代之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将知识由点—连线—结网,沟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
为了创建有效课堂,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进一步践行“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学习习惯及能力的培养 。我们积极参加了中心校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会议中我们组老师积极参加互动交流,进行了评课,不但践行了“导、学、议、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整节课都注重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实践证明,这种研讨课既能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自主、创新、高效的教学效果 。
总之,本学期我们五年级数学教研组没有金灿灿的奖牌,也没有耀眼的光环,有的是我们全组老师们的辛勤付出,默默耕耘,老教师的一些经验会好不保留的传给青年教师,青年教师那种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影响着我们组的每位教师,教学研究中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