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之家》观后感摘抄( 九 )


于是,在书中,乌尔里希·贝克和伊丽莎白·贝克-格恩塞姆大胆提出一个概念:
全球家庭 。
(更年轻的你,和,我,构成全球家庭,及时相遇,随时相爱)
这或许是“未来之家”的初始概念 。
而在微鲸与异视异色(VICE中国)联合出品的系列片《未来之家》里,我们跟随节目组合的路径,一同围观了包括中国在内:
英国,冰岛,荷兰,美国,日本,印度7个国家 。踏上了伦敦,拉格比,雷克雅未克,波士顿,海沃德,洛杉矶,旧金山,纽约,阿姆斯特丹,诶因霍温,东京,岡崎,班加罗尔,北京,深圳,上海16个城市中,不同人的生存之道……
我们看到了在常人生活之外,那个平行世界里的1000种关于未来之家的体验 。
这样的体验,在今天,或许是新闻,满足我们作为围观者的好奇,但在未来,这样的生存形态,将是新一代年轻人的主流 。
一如《未来之家》里,摄影师出身的体验式(也是主持人)竹子所说的:
我是一个世界漂 。
在未来,或许北上广深之类的北漂、沪漂,港漂终究过期,更新的一代(也就是超级人类)正在用脚步丈量世界的版图,而他们也成为“世界漂”的第一代 。
这很酷,这是未来 。
(二)
这是一个快速移动和交融的时代 。
共情、平权之上,家的版图在扩展 。
移动互联网带来信息爆炸、交通工具缩小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心理距离、中国与世界的深沟通,让移动能力成为一种生存的能力 。
未来的人类:移动能力比停留能力更重要(←撕蛋旧文,点击阅读)
作为年轻一代的样本(比起代表,我更愿意写为样本),在《未来之家》里,穿梭北京、伦敦两地的文化创意网红vlogger竹子和来自LA、毕业于斯坦福拥有工程学博士学位的华裔音乐人Mike Gao,这两位体验师正带领我们穿越不同世界的角落,和我们一同探索一个每个人都关心的话题,什么叫家?什么叫未来的家?
家,或许是科技智慧、充满脑洞、或者是温馨美好的 。
作为7集系列记录片,《未来之家》分别通过生活样本、角色参与者、关于生存问题的解决之道等不同角度,将7个话题一一抛出,不断拷问我们自己,也拷问这个时代,无论年轻的,还是年老的,关于这个时代的所有参与者、见证者、目击者和围观者 。
在拍摄过程中,他们尝了布鲁克林屋顶绿色农场中栽培出来的有机蔬菜、住过全部由遥控器控制的智能家居Airbnb、拜访了把机器人当做伴侣的日本女孩、体验了印度硅谷用垃圾改造而成的房子、参观了将科技与宗教融合在一起的新型坟墓……
七集《未来之家》涵盖了从“大城市小空间”、“机器控制论”、“未来食物”、“人类创造力”、“新旧文明的碰撞”、“科技带来的孤独感”、“中国未来的可能性”等不同话题,通过每集一个角度来观察这个已经发生却尚且陌生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