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初夏的古诗有哪些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
不知道此诗背景 。
单就自面看,格调挺清新 。
前两句写夏景很传神,也很清澈 。
后两句,桑麻行不尽,意指繁华,这么看来,太平人是指天下太平,也就是太平盛世的人 。可能是有初夏欣欣之景而生此感 。
不过陆游身处南宋,此诗何以如此,就不明白了 。不过只由夏日新景,能有如此感想,也可以说是大自然让人忘记了国家之忧 。
高柳新蝉,薰风微雨,池荷榴花,琼珠清泉,交织成一幅初夏的美丽图景
“绿槐高柳咽新蝉”,都是具有初夏特征的景物: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还有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一片阴凉幽静的庭院环境 。“熏风初入弦”,又是初夏的气候特征 。熏风,就是暖和的南风 。
下片写这个少女梦醒来以后,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 。歇拍二句,写弄水叶面,琼珠碎而复圆,更觉清新可爱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又是另一番园池夏景 。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 。
宋·翁卷《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今译】乡村四月里闲人很少,刚刚忙完采桑养蚕,又忙插秧 。
【赏析】本篇写初夏农忙景象 。农历四月,三麦登场,秧苗正绿,农民们刚收完麦子又忙着插秧 。可是在江南农村,又多了一桩采桑养蚕的农活 。唐代王维《新晴野望》诗云:“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意相近,却不及这里写得鲜明疏快 。宋人秦观《田居四首》其二写初夏农忙,用了一百字,却没有此二句写得简练概括 。它语言明白如话,酷似民歌,虽含蓄不足,却情韵悠然,堪称佳句 。
幽居初夏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
[注]箨龙,就是笋 。木笔,又名辛夷花 。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
第一句写诗人家居的地点,第二句写住所来往的道路,第三句写所见,第四句写所闻,第五六句扩展视野,令境界开阔,最后两句抒孤寂之情 。
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表现怡然自得闲适之情,尾联的“叹息”有两层意思: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
诗歌紧扣一个“幽”字,其突出表现是:以景写“幽”, 以动衬“幽” 。以“湖山胜处”“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下鹭”“鸣蛙”反衬环境之幽静,很有特色 。
本诗的另一特色是以乐景赠哀愁(以乐景写哀情) 。
描述初夏的古诗有哪些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蜒立上头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平人 。
”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
描写夏天景色的诗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