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读后感怎么写?( 二 )


主人公高利奥老头出身微寒,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业,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而发了大财 。他疼爱他的两个女儿,让她们打扮得珠光宝气,花枝招展,最后以价值巨万的赔嫁把她们嫁给了贵族子弟,使面粉商的女儿成了伯爵夫人;然而两个女儿挥金如土,象吸血鬼似地榨取父亲的钱财,当老人一贫如洗时,再也不许父亲登门,使之穷困地死在一间破烂的小阁楼上,女儿们连葬礼都不参加 。通过高老头的悲剧,作者批判了建筑在金钱基础上的“父爱”和“亲情”,对人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给予了有力的抨击 。
《高老头》还成功地塑造了青年野心家拉斯蒂涅和没落贵夫人鲍赛昂的形象 。前者原为一个外省贵族青年,想来巴黎进大学重振家业,但目睹上流社会的挥金如土、灯红酒绿,他往上爬的欲望倍增,他在鲍赛昂子爵夫人和逃犯伏特冷的唆使下,日益丧失正直的良心,开始为金钱而出卖正直,特别见证了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对待父亲象榨干的柠檬一般以后,更坚定了向资产阶级的道路走去的决心 。《高老头》中主要描写了他野心家性格形成的过程,在以后的一系列作品中他更一发不可收拾,靠出卖道德和良心竟当上了副国务秘书和贵族院议员,而一切的取得都依赖于极端利己主义原则 。鲍赛昂子爵夫人是巴尔扎克为贵族阶级唱的一曲无尽的挽歌,她出身名门贵族,是巴黎社交界的皇后,只因缺乏金钱而被情人抛弃,被迫退出巴黎上流社会,高贵的门第再也敌不过金钱的势力,她在后来的小说中因为同样的原因又一次被金钱出卖 。她的遭遇告诉人们,贵族阶级除了失败之外不可能有更好的命运,金钱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
《高老头》在艺术上很严谨,作者设置了典型环境,让典型人物活动于其中,使人与人的金钱关系与环境相契合,书中安排了四条情节线索,以拉斯蒂涅的堕落为主线,其它几条起辅助作用,纵横交错又脉胳分明;典型人物的刻划是巴尔扎克的最大特色,不论是外貌描写还是心理刻划,甚至一个细节,如高老头每吃一块面包都要放在鼻下嗅一嗅,都使人物更鲜明生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是作者一大功力,贵族沙龙中的语言与逃犯的语言绝不一样 。

高老头读后感怎么写?


高老头读后感拉下晚霞的帘,推开黄昏的窗,深吸一口气,感慨人生沧桑 。伟大的父爱在金钱下是那般一文不值 。在那个年代,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只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的感情 。对于金钱所腐蚀的父爱,剩下些什么?叹息……“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我未尝想过,在金钱与父爱的抉择中她们毅然选择的是金钱 。极端利己主义淹没了一切道德原则 。高老头的财物被榨干,终被抛弃,落得家破人亡 。原来,金钱下的溺爱如此令人心碎 。生前的光辉带着痛苦与回忆,永远藏在那座孤独的坟墓中 。一味的顺从只是悄然的放纵,换回的也终究只是背叛 。高老头依旧坚持着,坚持一如既往爱着她们,没有理由,也不存在是否值得,也许,在他心中,这便是爱 。故事发生在过去,而却影响着未来 。放眼看看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同样是爱,诠释在不同的年代,又有何差异?同样是子女,接受着相同的呵护,又有何分别?同样是父母,给予这无私的关怀,又何异于高老头的“执迷不悟”?人们常说,这是社会风气的产物 。是呵,社会源于人,用于人,归根到底这依然是人自身的问题!人性在某个方面的缺失,才是导致一切社会问题的罪魁祸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我曾在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金某出生在一个同龄人羡慕的富裕家庭中 。父母前些年开金矿,积攒了万贯家财,成为村里的首富 。父亲开的是奥迪A6,母亲开的是捷达王,出门到村里哪家去玩都驾车 。家庭的富有,使金某从小娇生惯养,同时养成了好逸恶劳、任性不羁的性格 。她学会了抽烟、喝酒,并大把大把花钱,在农村,她的月开销是两千元,让别的孩子望尘莫及,。没有钱,便找父母要,少则几千,多则上万 。一次,她撒谎买东西,向父亲开口要钱,父亲顺手便给了她一叠百元钞票,数了数足足有两万多块,不到两个月,她便花得精光 。母亲多次为此训斥她,她变因此怀恨在心 。可后来要不到钱了,她竟伙同男友残忍地用铁锤将母亲砸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