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算盘的古诗有哪些?( 三 )


谢娘扶下绣鞍来,红靴踏残雪 。
归去不须银烛,有山头明月 。
好事近把酒对江梅,花小未禁风力 。
何计不教零落,为青春留得 。
故人莫问在天涯,尊前苦相忆 。
好把素香收取,寄江南消息 。
关于桑雨的诗词 黄帝时代有没有算帐先生,或者说,有没有能打会算的“会计”?当今人不得知晓 。
传说,算盘和算数是黄帝手下一名叫隶首的人发明创造的 。
至今在农村还流传着隶首当初算账时,发明的中国式的“阿拉伯”字母 。
80岁以上的年老人还会写、会用 。
这十个字母的写法:|、‖、?、*、?、?、?、?、夕、十 。
比如三斤八两的写法“??”二斗四升写法是“‖*”十八丈布写法“十?”;三尺四寸木材写法“?*” 。
黄帝统一部落后,先民们整天打鱼狩猎,制衣冠 ,造舟车,生产蒸蒸日上 。
物质越来越多,算帐、管帐成为每家每户每个人经常碰到的事 。
开始,只好用结绳记事,刻木为号的办法,处理日常算帐问题 。
有一次,狩猎能手于则,交回7只山羊,保管猎物的石头只承认交回1只,于则一查实物,正好还是7只 。
为啥只记1只呢?原来石头把七听成1,在草绳上只打了一个结 。
又有一次,黄帝的孙女黑英替嫘祖领到9张虎皮,石头在草绳上只打了6个结,短少了3张 。
所以出出进进的实物数目越来越乱,虚报冒领的事也经常发生 。
黄帝为此事大为恼火 。
有一天,黄帝宫里的隶首上山采野果,发现一树熟透的山桃 。
他爬上树边摘边吃,不知吃了多少,只觉得口流酸水,肚内发胀,再没敢多吃,跳下树来,坐在地上休息 。
突然发现扔在地上的山桃核非常好看 。
他一个一个从地上拣起来,一数个,正好20个 。
他想:这十个桃核好比10张虎皮,另十个好比10只山羊皮 。
今后,谁交回多少猎物,就发给他们多少山桃核 。
谁领走多少猎物,就给谁记几个山桃核 。
这样谁也别想赖帐 。
隶首回到黄帝宫里,把他的想法告诉给黄帝 。
黄帝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 。
就命隶首管理宫里的一切财物帐目 。
隶首担任了黄帝宫里总“会计”后,他命人采集了各种野果,分开类别 。
比如,山渣果代表山羊;栗子果代表野猪;山桃果代表飞禽;木瓜果代表老虎、豹子……不论哪个狩猎队捕回什么猎物,隶首都按不同野果记下帐 。
谁料,好景不长 。
各种野果存放时间一长,全都变色腐烂了,一时分不清各种野果颜色,帐目全混乱了 。
为这事隶首气的直跺脚 。
最后,他终于想出一种办法 。
他到河滩拣回很多不同颜色的石头片,分别放进陶瓷盘子里 。
这下记帐再也不怕变色腐烂了 。
由于隶首一时高兴没有严格保管 。
有一天,他出外有事,他的孩子引来一群玩童,一见隶首家放着很多盘盘,里边放着不同颜色的美丽石片,孩子们觉得好奇,你争我看一不小心,盘子掉地打碎,石头片全散了 。
隶首的帐目又乱了 。
他一人蹲在地上只得一个个往回拾 。
隶首妻子花女走过来,用指头把隶首头一指说:“好笨蛋哩!你给石片上穿一个眼,用绳子串起来多保险!”聪明人就怕人点窍 。
隶首顿时茅塞大开,他给每块不同颜色石片都打上眼,用细绳逐个穿起来 。
每穿够 十个数或100个数,中间穿一个不同颜色的石片 。
这样清算起来就省事多了 。
隶首自己也经常心中有 数 。
从此,宫里宫外,上上下下,再没有发生虚报冒领的事了 。
随着生产不断向前发展,获得的各种猎物、皮张、数字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不能老用穿石片来记帐目 。
隶首好像再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 。
有一次,他上山寻孩子,发现满山遍野成熟红欧粟子 。
每株上边只结十颗,全部鲜红色的,非常好看 。
他顺手折了几枝,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又想利用红欧粟子作算帐的工具,但又一想,不行,过去已经失败过 。
隶首独自一人坐在地上,越想越没主意了 。
这时,岐伯、风后、力牧三个人上山采草药,发现隶首手里几串红欧粟子 。
人坐在地上发呆 。
风后问隶首在想什么?隶首扭头一看,原是三位老臣,赶忙站起来,把刚才记帐,算帐的想法告诉了三位老臣 。
风后是指南车创始人之一 。
他听了隶首的想法,接过隶首的话说:“我看今后记帐,算帐不再用那么多的石片 。
只用100个石片,就可顶十万八千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