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智商

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智商
文章图片

本文是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施一公在2015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原题为《少年壮志不言愁》 。
施一公说:“无论什么学科,物理、工程、生物、文学……我认为最不重要的是智商 。”在他看来,对于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这3个方面:时间的付出、方法论的改变和建立批判性思维 。
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趣、没想好未来的发展方向,该怎么办?
其实我想讲的是,当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就是二十几年前,我也没有想好,也非常迷茫 。这种迷茫一直持续到1995年,博士后完成之后,我才隐约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
当时的迷茫来自很多方面,其中就包括大学的专业选择 。我当时被保送上大学,报的第一志愿可能大家想不到,是机械 。
直到1985年5月,清华的老师来招生时对我说,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我才第一次把生物和化学连接在一起 。当时突然觉得豁然开朗,于是阴差阳错地上了生命科学这条船 。
我在清华的时候生物学得不好,于是修了数学双学位,通过加强数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来弥补生物成绩的不足 。所以说,我选专业第一不是凭兴趣、第二不是凭专长,而是凭清华老师的一句话 。当然这是一句玩笑了 。我是从清华提前一年畢业的,当时我对学术没有兴趣,却对从政感兴趣 。我认为从政可以改变社会,但又没有方向,所以觉得要先去经商 。于是,我和清华大学科技批发总公司签订了一个代表公司去香港经商的协议,做公关 。结果就业合同因故被撕毁,纠结一晚后,我决定出国读生物学博士 。
在霍普金斯大学读博的5年很辛苦,尤其是前两年,我的情绪很不稳定 。由于我数理思维太严谨,常常绕不过这个圈,总觉得学生物怎么这么难 。
有一门生物学考试,我考了3次,分别是52、32、22分,只有第一次及格,我去求老师放我一马:“我是一个好学生,学生物还在适应期 。如果我考不及格,我会失去奖学金,没有奖学金的话我会读不下去,只能退学 。”
老师戴着眼镜眯着眼睛看了我半天,好像在看我是不是一个好学生 。最后他给了我一个B-,我对他真的非常感激 。
直到博士三年级,我才找到了一点感觉,发现我也能做一点东西;到了博士四年级,终于信心大增,因为出了成果;到了毕业那年,博士五年级,我感到,原来我也可以在学术界“混”个工作 。
博士读完之后,我不清楚我能干啥,也不清楚我会干啥,在最挣扎的时候也想过转系:转数学系、转计算机系、转经管系,转任何一个系我都觉得易如反掌,因为这些都是能发挥数理长处的地方,但我没有转 。因为我在说服自己,也许以不变应万变最好,也许生命科学真的是21世纪的科学呢?就是一种在矛盾中继续往前走的状态 。在1995年4月博士学位答辩完以后,我还是不清楚自己会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