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浙江省的诗词?

1、渡浙江问舟中人
唐代: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
译文
潮落后江面平静还没有起风,乘一只小船渡江与您相从 。
不时探头向天边眺望,您可知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
2、普天乐·浙江秋
元代:姚燧
浙江秋,吴山夜 。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
寒雁来,芙蓉谢 。
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 。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
译文
钱塘江边,吴山脚下,正值清秋之夜 。离愁随江奔涌去,别恨似吴山重重叠叠 。北雁南来,荷花凋谢 。清冷的秋雨,灯盏的青光,更增添了书斋的凄凉、寂寞,怕离别却又这么早就离别 。今晚且图一醉,既然明朝终将离去,还是忍耐一些 。
3、好事近·浙江楼闻笛
宋代:汪元量
独依浙江楼,满耳怨笳哀笛 。犹有梨园声在,念那人天北 。
海棠憔悴怯春寒,风雨怎禁得 。回首华清池畔,渺露芜烟荻 。
译文
独自在浙江楼远眺,满耳传来的都是哀怨的胡笳和笛子声 。好像宫廷的乐工.还在演奏,幼帝此时却已经被俘虏到遥远的北方 。
高贵而柔弱的海棠被人侵者如狂风暴雨般摧残,还怎能经得住风雨 。回首望向临安,已经是获叶瑟瑟,烟雾缥缈,一派荒凉了 。
4、观潮
宋代: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
译文
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 。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壮观的 。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 ,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 。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几百艘战船分列两岸;不久水军的战船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安稳 。
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面升起,人和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只听得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像山崩塌一样 。(等到)烟雾消散,水波平静,就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波而去 。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鼓足勇气,逆流迎着潮水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
江岸上下游十多里的地方,满眼都是穿着华丽的服饰的观众,车马堵塞道路,吃喝等各种物品(的价钱)比平时要高出很多倍 。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容有 。
有关浙江省的诗词?

5、白洋潮
明代:张岱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 。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炝碎龙湫,半空雪舞 。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 。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