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母亲的歌曲和诗词有哪些?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易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是众所公认的中国歌颂母亲第一号作品,千古流传不衰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4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
唐朝诗僧舆恭的《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
舆恭的这首思念亡母的诗,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诗人回忆:去年五月黄梅时节,家中粮断 。白发老娘倚门翘首,盼儿归来,望眼欲穿 。自己是出家人,身无长物,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 。当时的境况虽然清苦,但毕竟老母健在,孝心有托 。可现在母亲已经去世,柴扉冷落,已无亲人倚门 。霜打芦花,泪湿衣衫,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悲恸 。
读这首诗,令人悲从中来,情不自禁地怦然心动 。诗中写梅雨季节,白头倚门,典当袈裟,负米归来等景象,朴素真实,直抒胸臆 。句句在叙事,句句含深情;句句在写景,句句蕴至诚 。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这是开启心灵的奥秘,这是感人肺腑的奥秘 。这是作诗的真谛,这是做人的真谛 。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忘我的感情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清人倪瑞璿《忆母》中的这两句诗,总算懂得了母亲的心肠,这是对母亲有孝心的理解 。所以,做儿女的,领略多少,感受多深,思念多强烈,报答多殷切,正是人品的折射 。舆恭的《思母》之所以格外动人,更因为诗是出家人写的,是一位出家人不解的尘缘和难舍的亲情 。其实,母爱的崇尚和感戴,与出家宗旨并不相悖 。《楞严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也就是说,十方诸佛,怜悯忆念一切众生,好像母亲忆念亲生儿子一样 。在佛经中,母亲的爱怜和佛祖的慈悲是同位的 。僧人舆恭的感情之所以美好,正因为在他的诗中,充满了世俗的人情 。

先秦的《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
翻译下来就是:“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小树心 。树心还细太娇嫩,母亲实在很辛勤 。飘飘和风自南来,吹拂酸枣粗枝条 。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 。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 。儿子纵然有七个,母亲仍是很劳苦 。小小黄雀宛转鸣,声音悠扬真动听 。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 。”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作品基本上是来自普通劳动人民的心声 。这首诗赞美了母亲的辛勤、劳苦,母亲的明理、美德;而对自己不成器难回报、兄弟纵然有七个也不能宽慰慈母之心表示惭愧不安 。它采用了传统的赋比兴艺术手法,文辞虽然朴实、思想虽然简易,可是生动形象,画面优美,感情真挚,非常动人 。
毛泽东的《祭母文》: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皑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必秉捆忧,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