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凉州的诗词( 二 )


此句以奇丽的彩笔描绘出豪华的场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 。
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 。
琵琶是西域盛行的乐器,诗人用来渲染西域色彩 。
“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是催饮,有的说是催人出征,或解释为急促弹奏之意 。
从全诗风格来看,还是以催饮为宜 。
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是说,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 。
这两句历来颇多分歧,有的认为是极为悲痛之词,有的认为是略带悲凉之意,但从盛唐时期将士们的豪情及全诗的风格来看,似不宜有忧伤情绪的 。
王翰凉州词 诗词原文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注释1. 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
2.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 。
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
3.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
4.君:你 。
5.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
6.催:催人出征 。
7.凉州词:又名《凉州歌》 。
为最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 。
译文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我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琵琶就会不停地响起,仿佛在催促我快点上前作战 。
我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因为从古至今,前往战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诗词鉴赏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 “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
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
”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 。
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 。
在学人领悟 。
”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 。
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 。
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
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 。
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 。
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 。
诗中的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乐器则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沙场”、“征战”等等词语 。
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
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 。
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马上奏起了琵琶,虽然军令如山,但这种情况下,大家视死如归,催者自催,饮者自饮 。
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
“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立刻”/“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 。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 。
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
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 。
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 。
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 。
“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
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
”(《岘佣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 。
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