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5动物儿歌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识字5动物儿歌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识字5动物儿歌第一课时》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 。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范读生字和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
2.结合多媒体课件和板书内容,教学字词,了解课文呈现的丰富场景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习性,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组词 。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 。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蜻蜓、蝴蝶、鸟儿给森林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蝌蚪、鱼儿、青蛙给小溪带来了快乐,小兔、小马、小狮子给草地带来了绚丽的色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儿歌,也讲的是动物 。文中介绍了哪些小动物呢?你都认识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和它们做朋友吧!(板书课题)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藏、造”,翘舌音“食、蜘、蛛、池”,边音“粮”和后鼻音“蜻、蜓” 。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蜻、蜓、蚂、蚁”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迷、藏、欢”等字时,可以通过学生集体表演的方法;学习“池”字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间、运”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
谜语示例:
如果有水,可以养鱼,无水填土,可以栽花 。(谜底:池)
形近字对比示例:
间-门(校门)-问(问题)
运-远(远方)-送(送别)
欢-吹(吹号)-饮(饮水)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
书写指导:
“间”的门字框要写得竖长、横短,呈长方形,里面“日”字形要小,位置居中 。
“池”左窄右宽,三点水略呈弧形 。右边“也”横折钩的横要向右上倾斜;竖起笔高于左边首点,竖弯钩起笔略低于左边首点,向右边伸展,弯钩圆润有力 。
“迷、造、运”三个字都要注意写好走之旁:第一笔偏右书写;第二笔不能写得太正,宜稍斜;第三笔的.起笔在垂直方向要对准第二笔的起笔 。走之旁与其他结构单位组成半包围结构,属左下包,因此,书写被包部分时要稍偏右 。当被包围部分底部有横或横向笔画时,捺的起笔位置与底横或横向笔画等高;当被包围部分底部有中竖时,捺的起笔位置略高于竖的收笔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