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部古诗(作者及诗句)急急急

十五夜望月石灰吟秋 思
唐王建明 于谦唐 张籍
中庭地白树栖鸦,千锤万凿出深山,洛阳城里见秋风,
冷露无声湿桂花 。烈火焚烧若等闲 。欲作家书意万重 。
今夜月明人尽望,粉身碎骨全不怕,复恐匆匆说不尽,
不知秋思落谁家 。要留清白在人间 。行人临发又开封 。
观书有感寄扬州韩绰判官客中作
宋 朱熹唐 杜牧唐 李白
半亩方塘一鉴开,青山隐隐水迢迢,兰陵美酒郁金香,
天光云影共徘徊 。秋尽江南草未凋 。玉碗盛来琥珀光 。
问渠哪得清如许?二十四桥明月夜,但使主人能醉客,
为有源头活水来 。玉人何处教吹箫?不知何处是他乡 。

登幽州台歌终南望余雪
唐 陈子昂唐祖咏
前不见古人,终南阴岭秀,
后不见来者 。积雪浮云端 。
念天地之悠悠,林表明霁色,
独怆然而涕下 。城中增暮寒 。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下册中的古诗有哪几首? 给个篇目自己去查找 。
七年级(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秋词(刘禹锡) 画眉鸟(欧阳修)泊秦淮(杜牧)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渡荆门送别(李白)黄鹤楼(崔颢) 水槛遣心二首(选一)(杜甫) 七年级(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如梦令(李清照) 清平乐子??村居(辛弃疾)乌衣巷(刘禹锡) 赤壁(杜牧)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次北固山下(王湾) 浣溪沙(晏殊)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过故人庄(孟浩然)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部古诗(作者及诗句)急急急

求鄂教版小学5年级上《童年的小花狗》详案【教材简析】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一件童年往事:儿时因为太喜欢一个泥玩具而干了一件蠢事,事后摊主王大爷不但不追究责任,还坚持要将泥玩具送给我 。
通过这件事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祥的老大爷形象 。
“小花狗”是文章的“眼”,透过它,能看到一个充满爱心的王大爷,对待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不是严厉的指责和数落,而是注以无限关爱;透过它,能感受到我对王大爷的一种怀念,也督促我少犯错,不犯错,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播撒爱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
2、 学习文章中写人叙事的方法,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展示人物形象 。
3、 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探究,同时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的想象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王大爷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与体会,让学生感受他的善良、慈祥、有爱心,从而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时时处处播撒爱心的人 。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一位善良、慈祥、有爱心的老大爷形象 。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小花狗”给予我的究竟是什么?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为什么一直把它带在身边 。
【课时安排】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抓住文章主线;第2课时:学习文章主要部分,总结全文,完成练习 。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
1、前面我们了解到魏巍孩提时的老师给人无尽的怀念,新凤霞笔下的傻二哥让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要读到的一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萧复兴对儿时生活的一段回忆,文中透露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
2、(板书课题)知道读体,童年的小花狗到底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回忆呢?二、指导自学1、 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
2、 想想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谈谈他留给你的最初印象 。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
四、初步感受主要人物形象1、快速默读,谁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文中的主要人物 。
2、文中对王大业的描写笔墨不多,能找出作者对这一人物最直接的一个整体描述吗?3、小结:王大爷和它的小摊儿,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也让孩子们的童年有了美好回忆 。
4、朗读表达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 回忆前文内容,引出下文正是因为王大爷小摊上那漂亮的各式各样的你玩具,诱引了“我”干了一件蠢事 。
二、 讲读课文第二段1、 默读第二段,思考:“我”做了一件什么蠢事?2、 学生讨论交流 。
3、 王大爷对我拿走小花狗是什么态度?4、 全班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