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古诗名句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出处】宋·陆游《示儿》
【鉴赏】九州:是指全中国 。这两句诗意思是:人一旦死去,应知世上一切都是一场空幻;而我却深深地悲叹,不能亲眼见到全国九州的统一 。这是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 。他一生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不幸壮志未酬,遗恨终身 。即使如此,但他对胜利还是充满信心,所以他一再嘱咐儿子:将来国军队中平定中原时,你在家中祭礼上,可别忘了告诉你爹(指陆游自己)这个好消息!
【原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
【出处】宋·陆游《剑门道中中遇微雨》
【鉴赏】剑门:在今四川省 。古代由陕西入四川,必须经过剑门 。诗人陆游风尘仆仆,带着些许酒意,在微风细雨中骑驴走进剑门,忍不住自己问自己:眼前风光是这样的美好,我在细雨中骑着驴自在潇洒地走进剑门,应该可以算是一个诗人吧!唐代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贾岛都有骑驴的故事;而陆游也骑在驴背上,想起前人往事,不禁心有所感,于是写下了“此诗合是诗人伟?细雨骑驴入剑门”这两句诗 。
【原诗】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
【出处】宋·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
【鉴赏】原诗中作场:即登场说唱 。“死后是非谁管得”:人死后好坏由人家评论,谁还能自己作得了主?蔡中郎:东汉末年蔡邕,曾做过中郎将,后世便这样称呼他 。蔡邕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学家,曾奏定六经文字,亲自书写刻石置太学问外,作为范本 。他曾被董卓强拉去做官,王允诛董卓,蔡邕下狱死 。他的经历很曲折,后世戏剧“琵琶记”演唱他和他妻子赵五娘离合故事,其实蔡邕并没有重婚的事 。陆游此诗记载当时发生的一件事,并发出深深的感叹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显然是陆游对当权者的投降误国,所进行的讽刺和抨击 。
【原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处】宋·陆游《书愤》
【鉴赏】写《出师表》的诸葛亮当真是留名千古,历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呢?这两句诗充分显露了陆游对这个量的尊崇 。原诗感叹国家多难,因此作者陆游盼望有如孔明这样的绝代奇才能早日出现 。
【原诗】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雨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
【出处】宋·陆游《小园》
【鉴赏】我曾经走遍天涯海角,跋涉过千万里遥远的路程;到最后却回到家乡来,向邻居的叔伯们学习如何春耕播种 。作者陆游描写自己志在天下,结果一事无成,只得回归乡里以耕读为生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这两句诗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看透世事后的返朴归真的心境 。
【原诗】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 。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
早岁哪知世事艰
【出处】宋·陆游《书愤》
【鉴赏】年轻时缺乏人生阅历,哪里知道世事的艰难呢?作者陆游久经折磨,饱尝风霜,面对人世的艰难坎坷,忆起自己气盛好动的年轻岁月,不觉感慨万千,悔恨当年少不更事,如今却落得困顿多苦的下场 。
【原诗】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雨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
【出处】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鉴赏】衣服上满是旅途的尘土,在尘土之中又夹杂着酒的痕迹;远游异地,没有一处不使自己伤感 。
【原诗】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
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
【出处】宋·陆游《七十八岁梅花诗》
【鉴赏】要怎样才能把此身化作千千万万,好让每一株梅花旁边,都有一个陆放翁在那儿尽情地欣赏 。这首诗形容满山遍野盛开着梅花,作者陆游害怕欣赏不完,只希望自己能化身千万,好把四处梅花全都看遍 。原诗想象丰富,充分显露出诗人真率、可爱的性情,十分动人 。
【原诗】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