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读书笔记怎么写?(12)


不说废话,对我从这本书里获得的有效知识,我想用三个词和一句话来概括,三个词分别是“共赢”、“冷静”和“底线”;一句话则是:让自己获得舒适 。
“共赢”这词在这本书中出现多次,很多时候,共赢不是一个目的 。是的,我必须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没有标准的评判是没有意义的——正如没有标准的制度是没有价值的 。这里的共赢只是让人产生“共赢”的感觉 。简单来说,顺从大师们从某些角度,让你觉得获得了好处(这种好处可能是赢得什么便宜,或是避免的什么损失甚至是咬牙维护了自己的形象),然后依从他们的建议,达到对方的目的,实现“共赢” 。那么你说,如果你看到这里,你会怎么想,是的,这只是你自己觉得你获得了好处 。
事实上,当每个人在足够冷静和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很有可能,这位美丽的女士,你柜子里买来却从未穿过的衣服要少上一大半还多 。那么,应对这种“共赢”的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冷静” 。
“冷静”,有时候戏称,深夜十点之后,人类开始有了灵魂 。我相信,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开始思考白天怎么都不可能花心思去思考的问题,比如人生的终极意义,比如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等 。虽然更多的情况是,在没有思索出任何意义的迷糊中,明天就意外的到来了 。所以,可能,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更迫切的是认识“现在” 。但这并不是代表“冷静”就没有价值 。很多人在选择之后,为了证明我没错,我不会错 。不断的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情感,试图让事情向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甚至不断的说服自己,我是对的,世界不一样了 。那么,你只需要在“冷静”的时候想一想,如果当初我知道现在的情况,我会不会做同样的选择,如果答案是“不,我绝不会明知道是个坑我还往里跳”,那么,现在赶紧出坑吧,这是止损 。如果不需要自己说服自己,答案还是坚定的“是” 。那么不妨多付出点什么,这叫投资 。
可是,我们知道,不是时时刻刻我们都能冷静 。甚至有些人一年也冷静不了几次去反思自己 。是不是这些人就注定被大师们“牵着鼻子走”呢?
如果我说是呢?比如你明明很不愿意答应朋友的请求,比如你明明不需要别人推销给你的按摩器,比如你根本不想吃超市里导购请你品尝的试吃甜点……
那么第三个词或许有点用,“底线” 。
“底线”,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词也是非常主观的 。而一旦说到这个词,就会让我不由得再次想当《金瓶梅》里的潘金莲 。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反而是全书中最真实最有底线的人,尤其是在爱情上 。只是她的底线,更多的也许是出于无力改变事实的“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而在本文中,如果你向这位女性学习,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你必须设置你的底线,你必须了解你的底线,你也必须在别人触及它时还击——或是保护自己的底线 。人性的可悲在于他有极强极强的可塑性,而且,在从恶方面不需要人教导 。因为我们社会道德中,恶是获得利益和部分需求满足的最简单的方式 。所以,在你认为自己该说不的时候,坚决说不 。不然,你可能会失去说不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