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读书笔记怎么写?( 五 )


但是人们又是希望遵守自己的诺言的 。比如写下的目标比没写下的更容易实现,于是商家往往通过让你写软文、写承诺的方式来培养对产品的喜好 。人类的惯性心理会使我们有计划的消费,长期地绑定在这种产品之上 。
而一些无良商家则利用先虚报低价,让你确立购买的承诺,然后再因为种种原因抬高售价的小伎俩来达成交易,这种情况往往防不胜防 。
四、社会认同
实验表明,在人遇险的时候,如果周围有5个人,有人施救的概率是38% 。而如果周围只有一个人,施救的概率是75% 。这可能就是人们从众心理在作祟 。
如果你遇险了,最好的办法并不是狂呼救命,而是指向一个特定的人 。比如说“蓝衣服的先生,快来救我!”这样的方法会大大增加你获救的概率 。
社会认同是会传染的,当一个自杀新闻报道之后,很快会有大量自杀想跟随,大家会很快想到富士康的连环跳楼事件 。当然社会上的群体闹事、群体上访、钉子户……也是有一个社会认同的效应在里面 。当人们听到类似的新闻,则更容易去做相应的尝试 。从这个角度来说,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对新闻的监督其实对整个社会来说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
五、喜好
投其所好有可能是人际交往当中使用最频繁的招数了 。
可以通过
1、特点
2、称赞
3、接触合作
4、关联来达到相关的效果 。
大家比较陌生的是后两条 。
当你和一个不认识的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你们之间的好感度必然直线上升 。所以企业和学校才会组织我们一起去拓展,增进大家之间的好感 。
所谓关联其实就是把你和某样事物联系起来,比如巴普洛夫关于狗的实验 。更加清晰的例子就是请客户吃饭,客户会把你和美食联系起来,因此会更加有利于签约 。当然现在的客户一般都早就吃的麻木了,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
六、权威
中国人在迷信权威方面可能做的特别突出 。只要是什么专家推荐的东西一般都会得到群众的广泛接受 。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就利用自己的头衔来从中牟利 。当然牟利本身也没什么不对,就怕一些徒有其表的专家,或者一些隐藏在人间的李鬼,最后成为害人不浅的权威 。
权威当然还体现在制服和标志上,比如穿警服人的指挥更有影响力,就算有时候那个人只是一个保安或者协管 。
七、短缺
少的就是好的,当我们一个人看房的时候会觉得悠然自得,一点点观察有什么问题缺陷 。但当3个人一起看房的时候情况完全就不一样了,你感觉到另外两个人的虎视眈眈,这就是可怕的短缺效应 。
当我们感觉数量有限、截止日期快到了的情况下,往往会激发购买的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