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的古诗( 三 )


接着四句写黄河 。
先写河的触山动地的汹涌澎湃之势,继写河的急流盘旋成涡,声如巨雷,最后写河水在阳光下,反映出灿烂辉煌的色彩,并把它和人的命运连系起来 。
出人意外的是,诗人对黄河的勾勒,却用了飘忽的轻笔:“黄河如丝天际来!”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奇景象迥异,这是因为诗人此刻是在烟云缥缈的华山绝顶;从万仞之上,远眺数千里外的盘曲黄河,正有细曲“如丝”“天际”来的奇妙感觉 。
而且诗人描述的重点是华山,用这样的轻笔勾勒,较之于重笔渲染黄河的壮阔,更可以反衬华岳的高峻入云 。
然而,黄河毕竟是狂暴不羁的,在它奔腾至华山脚下的时候,就不再轻细“如丝”,简直是波山浪海了 。
因此,诗人之笔亦突然夭矫而行、力挟千钧:“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它那蓄势“万里”的排浪,使山岳为之震撼;疾浪受阻,便沸怒而折,翻卷起巨轮般转动的漩涡,发出震撼三秦的雷鸣 。
这景象的确惊心动魄 。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中岳嵩山】 《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
荒城监古渡,落日满秋山 。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
( 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 。
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 。
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 。
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 。
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 。
”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 。
)【描写五岳的诗句之——南岳衡山】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李白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
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
(用夸张手法极写南岳之高 。
这是诗人在先一年秋天实地游历南岳的基础上,加以想象而凝成的名句 。

【五岳的古诗】


描写五岳的诗句有哪些分别描写五岳的七言诗 泰山的:泰山--张岱 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盘.危襟坐舆笋,知怖不知欢.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衡山的诗句 胜迹冠吴中,有梅村诗句,衡山画图,坐对茶花思往事; 名流来日下,是丰沛故家,金张贵姓,好凭酒盏话升平.华山题王母祠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裁:【七绝】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登恒山 金·元好问 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灵境在,奠位岂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跃,山界楼观苍烟屯 谁能借我两黄鹄,长袖一拂元都门 归嵩山作 (王维·五言)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赞颂黄山和五岳的诗句第一:中国历代曾有72个皇帝到泰山封禅 。
第二:古代很多文人骚客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泰山的诗词赋 。
这两点都是其他四岳不能比拟的 。
还有一点,五岳中,泰山在东边,而太阳也从东方升起,我们中国人一般都以东为大!泰山以五岳独尊名扬天下,为中国十大名山之首 。
泰山海拔1532米,在中国的群山中并不高,五岳中比西岳华山低近1000米,地位所以如此崇高,是地理和历史两方面原因促成的 。
从地理上看,首先泰山为黄河下游地区第一高山,其山南的大汶口文化和山北的龙山文化充分说明泰山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
黄河流域经常发生大水,先民借泰山以躲避水灾,在他们心里泰山是他们生命、种族、生活的地理依托,形成了依靠泰山的心理,泰山的保佑使古人产生敬畏,渐渐被神话 。
其次,古人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狭窄,认为一切都是天地日月所赐,从而产生神秘崇拜 。
泰山居住的太昊少昊部落,其“昊”字既是天上有日的含义,太昊少昊也被尊为太阳神 。
为了让天更清楚的知道他们的敬仰和祈祷,高山是最佳的选择,由于当时的人活动范围有限,在他们的活动区域中,泰山是最高的山,“泰”“岱”在古字中相通,都是“大”的意思,泰山就是大山 。
所以,泰山是与天日最接近的,大汶口出土的日火山形象,十分形象的表现了当时的古人心理,泰山的这种功能更加使泰山得以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