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观后感|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二 )


攀登者观后感|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回忆起徐缨和方五洲的感情之路,最清晰的却只有令人感动的开头和结尾,还有略显俗套的相见挡雪石,我极其喜爱赋予他们两的独一无二的音乐,抑郁、安静、犹疑又具有悲剧感,在他们的幸福时刻,讲述着废弃工厂的故事,背景响起与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同种性格的三连音,天空微黄,白天胜似夜晚 。徐缨默念回忆录,方五洲徒手攀登废弃工厂,脚步踏上与钢铁碰撞,他青春少年的呼吸声,徐缨字句停顿的短暂与音乐不确定地摇摆感巧妙搭配,有无法形容的情感和谐,多一分少一秒都不行,好像一切都可以继续下去 。
攀登者观后感|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后来,徐缨说:在我们之间的那座山,消失了 。对于我,它仍然可以包含在默念回忆录的时刻 。他们的感情中,这条线没有进也没有退,一直在其之上 。方五洲补全了站在废弃工厂顶端被打断的那句话 。稍微遗憾的是,本以为再次登顶应该是全剧的最高点,但对情感波动影响不大 。反而是方五洲回忆着图书馆中的徐缨,从怀中掏出曾经交予过的化石,镜头从方的手转移到徐接过化石的手,一个冰冷,一个温暖,徐缨将化石靠近胸口,方五洲捧向心上方低头亲吻后放入雪地中,镜头转至图书馆,便是他们交握的双手,右边窗口洒向徐缨的阳光和左边被风雪吹动方五洲的头发,最美好的两个时空中的他们交叠在了一起 。我希望如果这时音乐不走在终止音上最完美,终止只能使音乐完满终止,音由不稳定下落回至稳定状态,反而减少剧情的延续、回味感 。
对于中国电影,《攀登者》真的已经做的足够好了,电影还涉及其他话题可谈,比如集体主义精百思特网神、牺牲、宗教问题、人与自然,甚至传承问题,包含的真的太多太多......
这要真写下去,得写一万字了 。好累,写不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