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文言文|历史典故: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文言文|历史典故: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文言文(历史典故:掩耳盗铃)
声音是客观存在的 , 不会因为你自己堵住了耳朵别人就听不见 。同样世界上的万物也是如此 , 不会因为你闭上了眼睛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形状 。
对客观的现实不正视、不严谨 , 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 , 这就是自欺欺人 , 终究都会自食其果 。
这则典故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 , 那是晋国的智伯和范氏两个贵族相争 , 最后范氏被灭掉 , 在逃亡的过程中 , 就有人对他们家的家当动了歪心 。
掩耳盗铃文言文|历史典故:掩耳盗铃!



一天 , 一个小偷百思特网来到范氏的家中 , 看到院门口吊着一口大钟 , 是用上等的青铜铸造而成 , 样子十分精美 。小偷看见便非常的喜欢 。心中便想到:要是能把这口大钟背会家去那我不就发财了 。可百思特网是这口钟又大又重 , 该怎么偷呢?于是小偷便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将这口大钟砸碎 , 然后将碎片慢慢地搬回家中不就轻松多了吗?说时迟那时快 , 小偷找来一把锤子 , 拼命地向大钟砸去 , 却不想“咣”的一声巨响 , 这可把小偷吓坏了 , 心想:“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我偷钟吗?”一着急 , 他便身子一下子扑到在钟上张开手臂想捂住钟声 , 可是钟声又怎能捂得住呢!钟声依然传向了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 , 一着急 , 小偷便把自己的耳朵捂住 。这一捂 , 让小偷欣喜地发现 , 如果将自己的耳朵捂住 , 那不就听不见钟声了吗?于是就自作聪明地找来了两个棉球将自己的百思特网耳朵堵住 , 然后 , 开始放手大胆的敲起大钟 。一下、两下……响亮的钟声传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 听到钟声的人们便纷纷赶到范氏的院子前 , 将小偷捉住了 。
掩耳盗铃文言文|历史典故:掩耳盗铃!



古文:
范氏之亡也 , 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而走 , 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 , 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 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 , 可也 , 恶己自闻之 , 悖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