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诗词歌赋关于萝卜的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进城,药铺关门”、“萝卜上市,医生没事”、“上床萝卜下床姜——萝卜消食,姜能开胃” 。老百姓通过谚语为萝卜评功摆好 。药物学家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一口气写下萝卜的九个“可”:“可生可熟,可菹可酱,可豉可醋,可糖可腊可饭,乃蔬中之最有益者 。”
1) 一看见萝卜//
就想起传说中的人蔘和何首乌//
我相信/萝卜也一定能够在月光下行走
2) 它勾搂着腰的身子//
疙疙瘩瘩的皮肤//
多像我那饱经沧桑的父亲
3)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
萝卜无处不在//
经历苦雨寒霜生生不息
4) 一看见萝卜//
并不起眼儿没人在意的萝卜//
不知怎么//
我的眼里便盛满了泪水
古代诗人赞美茉莉花的诗词露华洗出通身白,沈水熏成换骨香,后一句...内容提要 图腾诗体现了古老的图腾意识与现代审美文化思维空间的融合,而以象征为指归,正是古代图腾思维与现代人诗性思维的一个交汇点 。
图腾诗的命名与实践力求把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与现代诗学研究结合起来,把民族的诗意传统与个人化写作结合起来,从而为民族诗歌的发展揭示了一种新的可能 。
关键词 图腾 诗歌 民族象征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朝鲜族诗人南永前,从20世纪80年代中叶起致力于图腾文化的研究,用18年的时间创作出了42首图腾诗,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
南永前既是图腾诗写作的实践者,又是这一类型诗歌的命名者 。
他对图腾诗的命名与实践,从根本上说是在把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与现代诗学研究结合起来,把民族的诗意传统与个人化写作结合起来,从而为民族诗歌的发展揭示了一种新的可能 。
古老的图腾意识与现代审美文化思维空间的融合把远古的图腾意识与现代人的思维空间沟通起来,这是南永前首创图腾诗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
南永前说:“远古时代的氏族图腾意识,它不是已销声匿迹的历史烟云,它融进现代人意识的浪花随处可见,并对未来还将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 。
” [1] 南永前所说的氏族图腾意识,与原始思维有密切的关系 。
图腾(Totem )为原始氏族所崇拜的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被视为氏族的象征、祖先和保护神 。
按照文化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的说法,图腾属于原始人的“集体表象”,这种表象具有神秘的性质,“在原始人的集体表象中,每个存在物,每件东西,每种自然现象,都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我们在它们身上见到的差不多一切东西,都是原始人所不予注意的或者视为无关紧要的 。
然而在它们身上原始人却见到了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 。
例如,对属于图腾社会的原始人来说,任何动物、任何植物,任何客体,即使像星球、太阳和月亮那样的客体,都构成图腾的一部分 。
”[2] 实际上,原始氏族相信自己与图腾之间有一种极亲密且特殊的关系,图腾保护人们,而人们则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对它的崇敬 。
按照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图腾则可视为一种“原型”(Archetype) 。
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或原型是一种形象,或为妖魔,或为人,或为某种活动,它们在历史过程中不断重现,凡是创造性幻想得以自由表现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踪影,因而它们基本上是一种神话的形象 。
更为深入地考察可以看出,这些原始意象给我们的祖先的无数典型经验赋以形式 。
可以说,它们是无数同类经验的心理凝结物 。
它们呈现出一幅分化为各种神话世界中的形象的普遍心灵生活的图画 。
”[3] 实际上,图腾,无论是作为列维-布留尔的“原始表象”也好,还是作为荣格的“原型”也好,均是原始人思维与创造的一种基本手段 。
图腾,作为一种得自祖先的把握世界的潜在思维模式,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促使人以本能的方式对外部事物做出反应 。
这种“原始表象”或“原型”,是关于人类精神和命运的象征,凝聚着人类祖先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 。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展,类似图腾这样的原始表象或原型,却为现代人长期漠视与疏忽了 。
南永前对图腾诗的命名与写作,其启示意义就在于不仅让人们注意到古时候本民族图腾的存在,而且意识到古老的图腾意识与现代人的审美文化思维空间融合的可能 。
以对朝鲜民族的民族特性的开掘而言,一般情况下,人们通常会就这一民族的成长与发展的历史,得出勤劳勇敢、坚韧不拔、聪明智慧等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