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诗歌鉴赏( 二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陆游《钗头凤》)冰凉的东风吹破寄身的小楼也吹破作者思旧的美梦 。七夕之夜,正是群星闪烁,人间欢笑何多 。离开金陵(南京)来到汴京(河南开封),昔日贵为一国之君,而今只有抬头看看天下共有的一轮明月,思念故都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思乡的人的诗词中总因月而起思乡之情 。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而李煜的“月明中”与以上二人不同,李白是潇洒,苏轼豪放而豁达,李煜剩下的只有凄清与无奈 。他乡与故乡,可能唯一相同的只有月亮 。故国只能回映在汴京的月面中 。“举首见日,不见长安”和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有花纹 。试想一下,汉白玉制成的台阶栏杆,辉映着清冷的月光,是一幅多么冰冷的图画啊!作者回想故国的宫殿,却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凭记忆来诠释,这样的痛楚,不是陆游的“中原北望气如山”,不是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只是独属于李煜的满目伤怀,下阕主要写对故国的追思和亡国的苦愁 。“只是朱颜改 。”物是人非,年华已逝,留下的只有已老的宫女 。古诗词中有许多慨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但都不如此句 。“雕栏玉砌”本是华丽的宫殿,“朱颜”本是多么美丽青春的词语,用在此处立刻就换了一种悲哀的意境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是全词题眼,也是千古绝句,广为流传 。李煜的愁只能自问自答,因为实在无人与他“对泣新亭”,足见作者的孤寂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不是周星驰《大话西游》中的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也不是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更不是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 。”周星驰那叫俗文化,像可乐一样只有那么一股子气,后来啥也没有 。苏轼此时“故国神游”“雄姿英发”,这一江之水也充满豪气 。李清照是个妇道人家,只能是一支哀婉的小溪 。李煜的通感用得绝佳 。“春水 ”带点花瓣,有形有声有色,把“愁”字立体化了 。一个“向东流”,最近的联想是《长歌行》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但“向东流”含义更深了,东流之水可理解为孔子的“逝者如斯”,又可附会成“眼泪汇入长江”之意,可谓“千古一愁” 。?
这首词里看不出比较猛烈的反抗意识,没有“长使英雄泪满襟”,没有“卷土重来未可知”,只有那种沉郁的哀思 。人言“不畏金刚怒目,只怕菩萨低眉”这样自怨自艾的哀愁,一下子惹恼了宋太宗,招致杀身之祸,李煜这首词的感染力可见一般 。
《虞美人》诗歌鉴赏 《虞美人》赏析及思索虞美人宋 。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徐州人 。
曾存词集,已失传 。
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
虽然存量不丰,但是李煜已可以凭这些不朽词作流传于文坛了 。
李煜的词可分为两个阶段两种风格,初期他的词作极尽绮丽奢华之能事,可以说是柳永等人柔词风格的始祖,但是当他沦为亡国之君被软禁之后,李煜的词风大变,此变并非形式之变而是内涵之变 。
这首《虞美人》便是作于他被囚之时,也是这种变化最显著之作 。
整首词可分为两段鉴赏,前三句为首,末一句为尾 。
且看前三句,“春花秋月”,单是这四个字已足可引发多少词人的无限遐思了,但是在此词首句却直言到“何时了”,并用“往事知多少”来表达了对现时美景的不屑 。
次句先言“小楼”再忆“故国”,即便是报春信的东风,对于身在孤狭小楼身受软禁的作者也不过是掠过心尖的一丝寒意,更是让他有了“不堪回首”之念 。
既思起故国,自然想起当年“雕栏玉砌”的华美宫室和秀美“朱颜”,故国无恙可叹物是人非,怕是自己终生也无福消受了 。
前三句中,作者眼观美景思及己身,心中不免油然而生亡国之叹感慨之悲,但是仔细的分析李煜所思所念,却尽是当年避居江南割据一方之时的奢靡享乐,他所惆怅的并不是国破家亡,而是无法再享纸醉金迷的荣华 。
一个亡国之君身处桎枯之中感悟的不是失国之痛却是这些东西,李煜确实不是做国君的材料,若不是他在文艺上的天赋,怕是可与刘禅比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