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柳永诗词鉴赏( 三 )


“今宵酒醒何处” , 遥接上片“帐饮” , 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 , 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 , 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
“此去”以下 , 以情会景 , 放笔直写 , 不嫌重拙 , 由“今宵”想到“经年” , 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 , 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 , 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
宋人论词往往有雅俗之辨 , 柳词一向被判为“俗曲” 。
此词上片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等语 , 确实浅近俚俗 , 近于秦楼楚馆之曲 。
但下片虚实相间 , 情景相生 , 足以与其他著名的“雅词”相比 , 因此堪称俗不伤雅 , 雅不避俗 。
想买柳永的诗词赏析,什么书最好柳永的词在宋代这么流行 , 可以从作者、传媒、受众这三个环节说说 。
首先说作者柳永 。
职业填词人 , 才情横溢 , 风流倜傥 , 更自喻貌如宋玉 , 兼具音乐才华和浪漫天性 , 偶像派和实力派的综合体 。
更重要的是接地气 , 长年与乐工 , 歌妓交好 , 使其轻易收集到众多民间词曲 , 并依此改编 。
成为以民间俚曲俗语入词的大家 。
也因为这点 , 其仕途上受到以晏殊为代表的一众名士排挤 , 至其进一步恣游于歌楼妓馆 , 从而对传媒、受众有了很深入的了解 。
再说传媒 , 歌妓是当时词作的主流传播渠道 。
《全宋词》收录柳永词212阙 , 当中超过70%的篇章都是描写歌妓 , 并且多是以一个相对平等的视觉描述 。
内容涉及歌妓容颜 , 心情 , 生活等方方面面 , 俨然成为当时歌妓的代言人 。
而其也与众多名妓交好 , 单能从词里找到名字的就有: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等等 , 还未包括谢玉英、陈师师、赵香香等有故事记录的名妓 。
这些歌妓大多有着“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歌扇舞群”的色貌 。
是坊间较低层次风月女子的偶像 , 她们对柳词的追捧 , 使柳词获得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 以至“凡有井水饮处 , 皆能歌柳词” 。
柳永的诗词 雨霖铃寒蝉凄切 , 对长亭晚 , 骤雨初歇 。
都门帐饮无绪 ,  留恋处 , 兰舟催发 。
执手相看泪眼 , 竟无语凝噎 。
念去去、千里烟波 , 暮霭沉沉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 ,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今宵酒醒何处 ,  杨柳岸、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 ,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千种风情 , 更与何人说 。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望极春愁 , 黯黯生天际 。
草色烟光残照里 , 无言谁会凭栏意 。
拟把疏狂图一醉 , 对酒当歌 , 强乐还无味 。
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悴 。
望海潮东南形胜 , 三吴都会 , 钱塘自古繁华 。
烟柳画桥 , 风帘翠幕 , 参差十万人家 。
云树绕堤沙 。
怒涛卷霜雪 , 天堑无涯 。
市列珠玑 , 户盈罗绮 , 竞豪奢 。
重湖叠巘清嘉 。
有三秋桂子 , 十里荷花 。
羌管弄晴 , 菱歌泛夜 , 嬉嬉钓叟莲娃 。
千骑拥高牙 。
乘醉听萧鼓 , 吟赏烟霞 。
异日图将好景 , 归去凤池夸 。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一番洗清秋 。
渐霜风凄紧 , 关河冷落 , 残照当楼 。
是处红衰翠减 , 苒苒物华休 。
惟有长江水 , 无语东流 。
不忍登高临远 , 望故乡渺邈 , 归思难收 。
叹年来踪迹 , 何事苦淹留 。
想佳人、妆楼颙望 ,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
争知我、倚阑干处 , 正恁凝愁(亦作“凝眸”) 。
定风波自春来 , 惨绿愁红 , 芳心是事可可 。
日上花梢 , 莺穿柳带 , 犹压香衾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