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没有姓莫的诗人及其诗词?( 四 )


近代是西学东渐、资本主义文明传...
名词解释: 1.近代宋诗派; 2.《桃花扇》; 3.江西诗派之“一祖三宗”... 1 ,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 , 诗坛上兴起一个以程恩泽、祁寯藻为领袖 , 偏重于宋诗格调的流派 , 一般称之为“宋诗派” , 其他主要作家有出于程门的何绍基、郑珍、莫友芝以及曾国藩 。
在理论上 , 此派有两点引人注意:一是强调写诗要有“性情”、“学问” , 但其性情大体不出封建伦理范畴和正直士大夫的品格 , 与张扬个性的新思潮不可同日而语;二是倡导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合一 , 这是受当时学术主潮汉学影响的产物 。
2 ,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 , 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 ,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 。
3 , 宋徽宗初年 , 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 , 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
宋末 , 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 , 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 , 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 , 提出了江西诗派的宗“一祖三宗”之说 , 形成了诗歌流派 。
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 。
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 , 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 , 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 。
4 ,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
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 , 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 , 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 , 所以称“古文” 。
韩愈提倡古文 , 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 , 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
在提倡古文时 , 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 。
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 , 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
5 , “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 。
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 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 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 。
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 。
《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和事件的统一性 , 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 , 又能忠于史实 , 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 。
通过人物和事件的互见法 , 司马迁使《史记》既有了史学的可信性 , 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 。
...
明清时代在贵州诗歌文学评价最高的是哪三人? 明清以来 , 地处边省地域的贵州诗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
仅《黔诗纪略》就收录了明代贵州的241位诗人的2406首诗作 。
到了清代 , 诗歌佳作可谓汗牛充栋 , 如 , 郑珍撰写的的《巢经巢诗钞》就收录诗歌900余首;莫友芝撰写的《部亭遗诗》八卷、《部亭诗抄》六卷共收录诗歌1000余首 , 此外 , 还有大量民间诗人的优秀诗作 。
诗歌园地也人才辈出 , 出现了孙应螯、周渔璜、陈蘷龙、郑知同等备受世人推崇的杰出诗人 。
这些贵州籍地方诗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诗人群 , 他们因特定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的影响 , 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人格素养 , 对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 。
他们新颖的诗学理论或散见于诗人诗作的序、跋中 , 或散见于诗人的作品中 , 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独特 , 具有很高的文学理论价值 。
供参考 。
...
形容好学长大一定有出息的诗句 晋代文学家左思 , 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 。
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 , 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 , 不肯好好学习 。
有一天 , 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 , 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 。
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 , 小儿左思的学习 , 还不如我小时候 , 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