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要争霸天下的唯美诗句

1、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曹操——《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3、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君莫停 。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
五花马,千金裘 。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关于描写《天下》的诗词有哪些?有以下五句描写天下的诗句: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岳阳楼记》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日知录·正始》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注释】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原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 。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 。
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
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原句为:“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
3.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南宋陆游的《示儿》,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意“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
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
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
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 。
原句是:“保国 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 。
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 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