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中班语言教案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 “宝贝”已有了朦胧的概念 , 但他们认为的“宝贝”大都是物质方面的 , 对于“宝贝”更深层次的涵义并不理解 。《彩虹的尽头》是一个寓意很深的故事 。它通过獾和狐狸在寻宝途中与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 从而悟出“宝贝”的真正涵义 , 是一个由物质到精神上的升华 。因此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 , 将绘本进行了取舍 , 借助《彩虹的尽头》这个绘本 , 引导中班幼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宝贝”的涵义有更深的理解 。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 知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宝贝 。
2.大胆猜测 , 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
3.感受故事中温馨快乐的气氛 。
活动准备:
PPT课件、知识经验准备、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画面 , 引出话题 。
提问:这是谁?猜猜可能它们想去干什么?你觉得宝贝是什么?
二、理解故事 , 了解宝贝的多样性 。
(一) 倾听故事第一段 , 了解獾和狐狸想找的宝贝 。
它们想去干什么?它们到哪里去找宝贝?
(二)理解松鼠和鸭妈妈的宝贝 , 知道不同动物的宝贝都不一样 。
1.观察画面 , 理解松鼠的宝贝 。
遇到了谁?松鼠的宝贝是什么?
小结:松鼠的宝贝就是松果 , 因为冬天到了 , 松鼠要储存足够的食物 , 吃不到食物它会饿死的 。原来宝贝可以是食物 。
2.猜猜、说说鸭妈妈宝贝 。
猜猜鸭妈妈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
师幼互动:表演鸭妈妈和小鸭子 。。
小结:鸭妈妈的宝贝是鸭宝宝 , 因为鸭妈妈很爱它的宝宝 。原来宝贝可以是最爱的、最亲的人 。
你是谁的宝贝?为什么?
(三)观察画面 , 理解獾和狐狸的宝贝 , 提升宝贝的含义
幼儿学獾和狐狸开心、快乐的游戏 。
獾的宝贝是什么?狐狸的宝贝是什么?
小结:獾的宝贝是狐狸 , 狐狸的宝贝是獾 , 原来宝贝还可以是好朋友 。
三、完整欣赏故事 , 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
小结:听完这个故事 , 我们知道了松鼠的宝贝是它离不开的食物——松果 , 鸭妈妈的宝贝是它最爱的孩子——鸭宝宝 , 獾和狐狸的宝贝是它们的好朋友 , 它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宝贝 。
四、回归生活:你有自己的宝贝吗?你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
延伸:今天请你们回家当小采访人员 , 采访一下你的家人 , 问问他们的宝贝是什么?他们为什么把它当做宝贝 , 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