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心系家国天下的诗词和散文( 七 )


上阕曲调高亢悲慨,唯有作家经历过大灾难,炼就大手笔,才能究诘人生,写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词作,大有负荷全人类之悲哀的气概 。
下阕则用了曲笔,“朱颜改”暗描江山易色,“改”字点出全词题旨:是悲恨的根源 。
最后,词人把难以说明的去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恨全部纳入一个“愁”字中了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真乃千古绝唱 。
王国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
后主之词,真可谓以血书者也。
” 宋黄升《花庵词选》称:“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
是也 。
《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不求威仪天下,万古不朽;但求独善其身,性情而为!正如李煜所说,他崇尚的不是武力与征战,而是一种春风暖雨,落絮飞雁的诗意生活 。
《渔父》又: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
李煜常自诩“隐士”,这两首渔父正好反映了他渴望和沉醉在“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的隐士生活中以及“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的那种畅快!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
家国天下怎么解释 “家国天下”是出自《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一开始的意思是: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 。
现在都指个人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跟抱负,胸怀天下 。
拓展知识1、《大学》,西汉戴圣所传《礼记》的第四十二篇,亦称正本、原本、古本《大学》 。
《大学》是中国两千年前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几乎讨论了教育教学的所有问题,其所归纳的教育教学六大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性原则、观摩性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都是现代教育著作中予以重点论述的 。
2、“家国天下”原出处摘录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
——《大学》
席慕容的诗词,外加一点赏析 乡愁席慕容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席慕蓉在有关“乡情,乡思,乡愁”的诗歌也不少,而且这类诗歌她写得更是情难自抑,犹如悬崖瀑布,奔腾飞跃,很能与读者产生共鸣 。
无论身在何处,每每走进这类诗歌,心中珍藏的那分对故土的惦念之情可谓一泻千里,大有不可收拾之势 。
一首《乡愁》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心头绕: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第一节) 仅此两句,已经使我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的千古佳句,可以想像这是多么心动的感觉 。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第二节) 最初对这两句诗歌的理解比较幼稚和片面,也没有过多地思索作者为何说“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后来全面了解席慕蓉之后方有更清晰的认识,也进一步认识到“模糊”是因为别离时间太久,又因为种种原因这种“模糊”变成了“怅惘”,了解诗人的境况,对解读这样的诗句很有帮助 。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第三节) 诗歌最后小节将“乡愁”凝结在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上,充分表达“思乡之情”不会因为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远鲜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