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十讲》读书笔记怎么写?( 六 )


? 新课程教学要求课堂上要有学生活动,但通常是有活动没体验 。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动中学” 。其实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 。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 。但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过程 。有活动没体验,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 。
因此,对新课程标准,教师不能浅尝则止,必须深入研究,抓住其精髓所在 。? “校本研究的三种基本类型”: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学习型教研 。教学研教研一般以“课例”位载体,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中 。课例有多种模式,如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循环、同课异构、互助式观课、邀请式观课、反思式观课等 。我接触最多的就是“一人同课多轮” 。
心得: 一人同课多轮的课例研究是指教师针对某个课例,在多次教学体验中不断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完善教学设计,从而改进教学研究 。首先要求教师要有针对课例开展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这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要求教师善于梳理自己需要改进的问题,并将问题系列化,以便开展研究 。在我们数学组经常有“一人同课多轮”的课例 。先由一位老师独立备课、4 上课,其余老师都来听课,听完后,集体磨课,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人人献计献策,集思广益,上课老师形成新的方案,然后再上课 。第二次上课,同样其余老师都来听课,听完后再磨课,前后比较,明确进步的方面,分析还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修订教案 。然后再上课,直到满意为止 。这样的集体备课,对教师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人同课多轮的教学方法,既优化教育资源,又提高教师素质,对培养年轻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效果显著 。
生日之际,收到吕主任送的一本书:《有效教学十讲》 。扉页上吕主任的寄语让我既感动又倍觉激励,我决心好好研读这本书 。该书的作者余文森教授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家 。他长期致力于课堂教学与校本教研的研究,针对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他撰写了多篇有关论文,并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他的报告很受中小学教师的欢迎 。这本书就是他的关于课堂教学和校本研究的论文和报告结集而成 。
看这本书,我对教育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 。英国文豪萧伯纳说:“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 。”愿与大家分享我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