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口号摘录( 四 )


许多家长担忧,敏感期错过是否还能补救?回答是肯定的 。绝大部分敏感期在收到压制后,一旦环境是孩子放松,敏感期会再次出现(据我们观察,2-10岁都有可能出现这种补偿),弥补成长的损失 。2岁弥补2岁以前的,4岁弥补4岁前的,6岁弥补6岁前的 。年龄越大,越难补偿,6岁之后补偿的难度相当大,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大了,成人对孩子的要求高了,孩子的学业难度和压力也更大了 。某些敏感期过了6岁表现形式也变了,这同6岁以前的生命体验截然不同 。感受生命和旁观生命是两种不同的认知形式 。没有爱和自由带来的安全感和放松感,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会永远地潜留在心里,越积越多,直到长大,成为一个个解不开的结 。我们争取做到,老师永远是孩子们的朋友,让孩子们将潜意识上升为意识,引导孩子有问题会与人解决,会询问,会求助 。
很多教材把语速放的很慢,目的就是为了孩子能跟上 。我认为,这种方式改变了原本的语音输入规律,所以虽然最后能达到对特定教材的跟读目的,但是对于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听力辨音能力并没有什么价值 。孩子要能读得像,根本的一点还在于他能听清楚 。大量泛听原汁原味的东西----不仅仅听语调,还应该听语速,同时辅以必要的精听,才是解决孩子听力问题的关键 。这里的精听,也应该是挺同样语速的东西 。
也有些上学以后的大孩子,提前学习了phonics,但是因为阅读量不够,听力输入也不够,所以学习的东西一直停留在知识和规则记忆的表层,没有内化 。Phonics上连韵律节奏,下连科学阅读 。在对书有感觉、有兴趣的前提下,良好的音素意识和一定的辨音基础是学习phonics的前提 。而学习的过程中,大量同等级别、不同内容的分级读物的训练巩固,又是phonics从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关键 。
【读书口号摘录】Phonics,无论学习什么语言,前期大量的听原版音频大量输入是非常必要的,而后面自然拼读的学习知识对语音规则的归纳,如果没有良好的辨音能力和韵律感,也很难有所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