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歌( 二 )


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恰好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两个最基本的主题 。
请客吃饭中看出古今不同 孟浩然的好作品很多,我们今天选的是一首和自然、和人的关系比较和谐的作品《过故人庄》,我先给大家读一遍: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孟浩然的诗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比较平淡,他不用什么典故,也不去雕琢字句 。
但意蕴是很深厚的,所谓语淡意不薄 。
第一句讲请客的食物 。
吃的是鸡和黍,那个时候的鸡是走地鸡,黍也是自己家种的 。
故人等鸡长大了,黍成熟了,就请好朋友孟浩然过来,用的都是健康食品、放心食品 。
而且我们在座的朋友,应该说多少人在广州的郊区都有熟人吧,都有朋友吧,都有故人吧,等他们家的桂圆熟了,等他们家的鸡长大了,有没有邀请你去?没有吧 。
这就说明你们的关系还没有像孟浩然和他的朋友之间的关系 。
用自己养的鸡,用自己种的黍来招待自己的好朋友,这一点不一定是我们现代的人能够比得上的 。
现在大城市的人有几个人是把朋友请到自己家里来吃?一般都是在餐馆里面吃,在餐馆里面吃大概有几个意义,第一个是懒得做,第二个是显摆一下 。
第三,不是贴心的朋友我不想把你带到家里,不想让你知道得太多 。
所以,这个关系就隔得很远 。
古代人是在家里吃的,而且是面对打谷场和菜园子吃,这就是没有把他当外人 。
再一个,吃饭的时候说什么?“把酒话桑麻”,乡亲们在一起没有别的话,杂言就是乱七八糟的话,他说“把酒话桑麻”,也不谈国家大事,因为国家大事的话题太重大了,一个农民承受不了 。
不像我们现在一个人到了农村去了喜欢跟人家谈国家大事,喜欢谈奥巴马,这些就不是很恰当 。
最后,吃完了之后下一次还来不来?这个很重要,如果这次宴会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话他就不会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次的宴会纯粹是朋友之间的叙旧,没有任何功利目的,这也是我们很难做到的 。
为什么我们研究请客没有古代人那样爽快呢?因为我们现在请客吃饭难免有功利目的 。
我们可能会说我的儿子今年大四了,您不是认识王维、认识朝宗吗?您能不能给他在荆州找一个位置?所以说,他们没有这么多世俗的考虑 。
古典诗词帮助人们回归“原生态” 中国人认为文学是与天地并生的,刘勰的《文心雕龙》讲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
人有七情六欲,由于受到自然界这种物的感动,他才开始写作,这种过程十分自然 。
所以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
这里面的“物”就是自然,诗歌就是人和自然的有机融合,人的情感的有机融合 。
所以叫“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
古代的这些作品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就不一样 。
现代工业剥夺了人对自然界的直接体验,使人们远离了自然的原生态 。
现在自然环境已大多为人工所取代,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诸多角度来看,我们所体验和理解的世界已经被人类加工处理过了,再也不是直接或者本源的了,而是间接的 。
我们居住于城市中,人与地球的直接体验就无从谈起了 。
水泥地覆盖了一切原本可以从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生物,建筑物遮住了自然美景,我们的饮用水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而不是来自溪流或蓝天,植被也被人类的思维所局限,被人...
寻适合朗诵的中国古典诗词~ 春江花月夜(背景音乐同名 时间足够)年代:唐代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yàn)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īng)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只)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 )上拂还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