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描绘了什么画面 答题模式

(1)找出诗歌里面出现的意象(一般是名词)列出来并解释意思
(2)这些意象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3)这个画面渲染了什么气氛,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如何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 分析诗歌鉴赏中景物描写的特点:一、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去赏析 。
不同诗歌写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间顺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绘,有的则从人物感觉器官角度去描写景物 。
我们在阅读时,读出这些角度的话,就能读懂诗歌写景的特色 。
(1)空间角度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 。
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层次分明 。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先写远处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 。
可见空间顺序是写景诗句鉴赏的一个角度 。
(2)色彩角度诗歌中所写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组合到一个画面中,就收到诗中有画的效果,鉴赏时可以从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写景特色 。
王维《田园乐》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句诗,红绿相映,色彩分明,让人联想到一夜春雨过后鲜艳的桃花盛开,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水烟之中的迷人景象 。
“红”“绿”两种色彩在鉴赏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赏析诗歌抓表示颜色的词语,分析绘形绘色的画面美,写景的特色就突出了 。
(3)感觉器官角度赏析诗歌中作者写景,往往从自身的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赏析时,把诗人所见所闻所感的内容品析到位 。
比如白居易《夜雪》这首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描写对象是雪,诗中句句写雪,可作者依次从自己的感觉、视觉和听觉写来,突出了雪之大 。
作者的感觉是又一个鉴赏角度 。
二、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人写景时,除安排顺序外,总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 。
最常见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写方式,前者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后者如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这些手法是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的 。
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
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
前两句写实景,是送别时的环境描写,后两句虚景,想象别后的情景,虚实结合,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
表现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加精彩,赏析时当然不能错过了 。
三、从诗歌的结构特点角度赏析古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一般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议论,如果一首诗词没有按一般规律写作,那在结构上就会有自己的特色,鉴赏时需要对这方面的特点加以分析 。
或一句一景,或句句写景,或景语作结,或前后照应好,结构严谨 。
这些都是诗歌结构方面的特色,是赏析时容易忽略的,我们一定要有结构观念,从结构角度鉴赏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比如前面提到的王维的《田园乐》,依次写了红桃、绿柳、落花、啼莺,一句一景,并且“落花”照应“桃红”“莺啼”照应“柳绿”,使诗歌结构严谨,这一点同样可以成为这首诗写景的一大亮点,而不应只看到它色彩方面的特色 。
四、从锤炼字词的角度赏析古人写诗非常注重字词的锤炼,留下了如“一字师”的佳话,“推敲”的故事,鉴赏时抓住这些运用传神的字词,可以了解所写景物的特点,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感情,甚至可以了解一首诗的结构特点 。
“昨夜一枝开”“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遥看瀑布挂前川”??诗句中都有运用传神的字眼,这些字眼的运用,把整个景物都写活了,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 。
一个字就惟妙惟肖的再现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鉴赏诗歌怎能把这些遗忘呢?五、从修辞手角度赏析文学作品描写景物离不开修辞的运用,修辞能把景物写活,古典诗歌也不例外,写景诗句中同样也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互文、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不仅能形象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作者感情,也能使诗歌语句整齐,体现音乐美 。
鉴赏时同样不能忽视修辞的欣赏 。
“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写景的诗句只能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其妙处,探讨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