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格式怎么样?(13)


①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 好像闷雷滚动 。②过了一会儿 , 响声越来越大 。
③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 ,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找出声音变化的词 , 说说声音的变化: 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在找词语中 , 说变化中理解词语:
①“闷雷滚动”:沉闷低沉的雷声滚滚而来 。说明当时潮水离得远 。②“越来越大”相对于“闷雷滚动”说明什么?
③“山崩地裂”:形容响声大 , 就像山上的岩石、土块塌下来;地面裂开时的响声一样 。
④第三句是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⑤“山崩地裂”还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震耳欲聋、地动山摇、惊天动地)
⑥能听到“山崩地裂”的响声说明什么?
作者按什么顺序写大潮声音变化的?体会潮声由远至近、由小到大的变化 。逐句分析:
①这条白线是什么?为什么是一条白线呢?说明什么? ②“逐渐”、“横贯”是什么意思?
③“城墙”是古代城池周围的围墙 , 又高又厚 。如西安的城墙 。“两丈多高的城墙”到底有多高?(用实际的例子说明 。) “白色城墙”与“一条白线”相比 , 说明什么? ④这是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做什么?
(3)作者抓住了潮水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声音和样子) (4)你认为文中哪一句描写大潮声音和样子的句子写得最好? 比较句子 , 说说逐步添上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①浪潮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比喻的意思已经完整) ②浪潮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写出了大潮的颜色) ③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突出了数量)
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飞奔而来 。(刻画出了大潮的特点:开阔、横贯江面;势猛、有进无退)
⑤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描绘了大潮的声势之大) 3.小结:
作者在描写潮来时 , 抓住了潮水的声音和样子这两个特点 , 由远到近 , 从声到形 , 声形交错 , 描绘出了一幅气势雄伟、壮观 , 激动人心的钱塘潮涌的画面 , 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
4.指导感情朗读 , 读出大潮到来时那雄伟壮观的气势 。(四)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齐读 。2.小结:
潮头已经过去 , 余波还是“漫天卷地” , “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 “堤下的江水涨了两丈来高了” , 由此可见潮水来势凶猛 , 气势磅礴 。
四、总结:
本文围绕着钱塘潮是“天下奇观”的“奇”来描写的 。写潮来前 , 用江面的平静和观潮的人们的焦急而激动的心情渲染了钱塘潮的“奇” , 为大潮的到来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氛围;写潮来时 , 则通过对大潮声音和样子生动逼真的描写 , 从正面写出了钱塘潮的雄伟、壮观的“奇”景;最后 , 作者用潮过后的余波来烘托钱塘潮的“奇” 。在读者眼前再现了钱塘潮那惊心动魄、奇异壮观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