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课文教学设计怎么写?( 二 )


(以下举学生部分发言)
喜欢文中“我”,因为他有责任感,孝敬老人……
喜欢文中的`“母亲”,虽然自己腿脚不灵便,但她深爱孙子,宁愿受累选择了大路 。
喜欢文中“‘我’的儿子”他聪明,可爱,听话……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后,师生评价 。
4、请复述课文内容 。(略)
三、品读文段,美点寻踪 。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形象的给人以强烈美感、句段,并从思想内容、文章的自身语言和结构特色等方面说说美在哪 。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评价 。
2、提示:写人的写景的句段,可从用词或修辞去欣赏 。示范:a文章的开头美,美在“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开头有诗意的镜头 。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地新绿随意的铺着”
3、美点寻踪:学生找出自己最喜的句子,并说说为何喜欢?
4、学生发言,然后师生评价 。
(以下举一些学生发言的例子)
例1: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鱼塘,你看……
例2: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3:美在那无言的细节,你看: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这就是爱,这就是责任,这就是尊老爱幼美好家庭,,结尾点明题旨 。句式整齐、对称)
例4: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写出孩子的活泼、可爱,聪明)
四、问题探究:
1、当散步发生分歧时我是怎样处理的?我为什么这样决定?
(委屈孩子决定走大路,儿子小我可以背他,母亲老小路不好走 。)
2、“我”本来决定走小路,后来为何又走大路?
(走小路应该爱是母亲的决定,我尊重母亲 。这个决定更完美,这才是作者的创作意图 。)
3、文章结尾作者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题目《散步》是从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请你从另一个角度给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
五、展开想象体验感受
1、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爽快地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六、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略)
七、比较阅读,学法实践 。
要求:读课后“‘研讨与练习三’”短文:《三代》,试着实践学法:
(1)重拟标题;
1、让学生自读、思考、自由讨论 。
2、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发言后加以点评、明确 。
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
如:①交叉路口②一家人③感人的画面④责任⑤背影⑥爱……[来源:学.科.网Z.X.X.K]